跟着高顺忙了一日以后,司马孚坐着马车回到了城中的宅院,这宅院是之前一个大族留下的,足足有十二进院落,现在已经补葺一新,司马孚买来了几个下人婢女,日子也过得舒心,回到宅子后他立即到了书房,取出一卷竹简,拿出刻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兄欲退隐,可辅子桓。”(未完待续。)
这是曹操给曹丕和曹彰设的一手好局,这是一石三鸟的手腕,既能够减弱幽州牧曹丕的影响,又能够获得处所大族的支撑,还能够充分马队。如许一来就算两年以后曹军分开,幽州之地另有一支两千人的马队,而这只马队的背后则是幽州的处所豪族!这养勾连在一起以后就算乌桓、袁氏想要再度打来幽州,仰仗这两千马队的纽带曹氏和幽州大族也会高低一心共同御敌,加上幽州的降兵和曹丕的军事才气,再如何样,幽州也不会再度沦亡。
“叔达先生!叔达先生!”司马孚正在发楞,高顺持续叫了他两声才回过身来。
但是在他随军做文吏跟着曹丕分开邺城的时候他对曹丕在幽州的情势可不是很悲观,起首他晓得这跟着曹丕去幽州的军队不过只能用两年,这还不算,粮草却只要一年,说白了就是让曹丕这个幽州牧养一年军队,这对于错过了播种时节入主幽州的曹丕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说幽州起码有一半大族已经跟着袁熙和袁尚东迁了,面对如许的局势,要筹集粮草赡养一千马队、五千步兵,另有一万民夫,那是非常困难的,更别说这些军士都是领着俸禄的,来时邺城也就预付了一年俸禄给军士,来年俸禄但是曹丕要买单的。
如许一来即达到了稳定幽州的目标,又让曹本身两个儿子都没法再幽州一方独大,就算两兄弟因为缺兵少粮或是分权而导致没法一统幽州,只是守成,那也无妨。因为比及曹操稳定了冀州、青州局势再把并州拿下来以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北上,扫荡幽州袁氏和乌桓权势以后,幽州还是他曹操的。
何况司马孚早就晓得司空曹操授意曹彰在这里招募两千马队,直接招募马队,那除了从大族后辈中遴选以外已经别无他法,平常百姓如何有钱去学骑射呢?在司马孚看来这就是在减弱曹丕这个幽州牧和幽州大族的联络,转而让曹彰也跟大族建立一个勾连的桥梁,司马氏本身就是大族,如何会不晓得当两个权势之人同时示好的时候,作为地头蛇最好的体例就是摆布逢源呢?
现在就算连司马孚本身都不晓得曹操到底是喜好曹丕还是曹冲,但是有一点他能够肯定,曹操为本身这个宗祠宗子设下的重重拘束恐怕已经落空功效了。曹彰当然是跟本地大族有了联络,但是这些大族都成了曹丕的借主,看着一一车车从幽州各郡运来的辎重,司马孚晓得,这些大族很乐意做曹丕的借主。
“护乌桓校尉又带来了四千军士,吾想再跳出精锐把面前一部分军士换掉,有劳先生带几个文吏随吾去虎帐点数。”获得练兵大权的高顺又规复了骁将的气度,短短几日,这些降兵对高顺已经畏之如虎。
现在独一不肯定的就是两年以后的秋收,曹丕是否能够拿出充足的粮草还给处所大族?在司马孚看来,对于得先农授术的曹丕来讲,这底子不成题目。
“啊,高将军,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