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当年之丑事,一贯为门人弟子所忌讳,平素很少提及。凡是有机遇,其门下弟子便会想方设法的将这些倒霉于朱熹的言语以及记录十足抹去,然后大肆鼓吹朱子的学问与理念,而对于其平生言行却多数不提。
明天被杨易一语揭露真形,院内大多数学子都是惊奇不定,打内心里不太信赖此事为真,但是目睹真德秀支支吾吾,面露难堪之色,即使内心不信赖,也不得不起狐疑。
真德秀额头青筋绽起,“一派胡言!我理学乃是圣贤之言,如何能遗毒后代,流毒无穷?你年幼无知,不通经史,又安知我理学之妙理?”
真德秀红着脸道:“子虚乌有之事,我等为何要承认?”
只见杨易又道:“尔等理学后辈,妄执一己之理,乱六合法纪,好人间道义。说甚么三纲五常,六合君亲,强以理学压人,害人无数,较之于酷刑酷法更是令人惊心!苛吏以法杀人,伪儒以理杀人。死于法,犹有人怜之,死于理,其谁怜之?”
“人有欲望方才是人,如果无欲无求,又与僵尸何异?你等理学之辈,又说甚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是此种谈吐只针对妇孺之辈,贫贱之人,对儒门本身人倒是网开一面,不做严求。平素里高谈阔论,真要到了时穷之地,又有几个不是摇尾乞怜之徒?”
他定了定神,对杨易道:“无稽之事老夫岂能回应!小公子不知听了何人言语,对我理学一脉大肆歪曲,你年纪幼小,又安知当年之事?这些事情空穴来风,另有隐情,此中启事不是你所能晓得。你又没有切身经历此事,现在又为何一向咬定朱子品德之事不放?”
这也导致很多外埠士子,不明究竟,不知本相,听了理学传人的一番鼓吹,还真觉得朱熹是圣贤之人,所思所想,所行所说,真的是遵循本身的主张躬行实际,可谓一代宗师。
杨易接着说道:“理学之祸甚于党争,甚于天灾,甚于贼子叩边,即便是乱国之祸也不及其万一。天灾、兵灾、乱国、也只是杀伤性命,终有竟时。而理学抽我百姓脊梁,毁我百姓精气,开万世恶习,遗毒无穷,几达亡族灭种之祸!此罪之大,即便是砍南山之竹,倾北海之水,又怎能说的清,洗的净!”
杨易道:“哈!我与你理学难堪就是用心险恶?你等鼓吹之理学,有遗毒百世之恶,传于后代,流毒无穷。我明天乃是为后代子孙着想,为亿万子民免除理学残害之苦,乃是大功德,大善心!恶你几个老儒,而救我亿兆百姓,这等无上功德之事,杨某岂能不为?”
真德秀已经豁出去老脸不要了,此时被杨易言语挤兑,也故作不知。内心只想:“此时现在,夫子的名声重于统统,如果夫子名声臭大街了,那么他所鼓吹的理学又如何能令人佩服?我等几十年讲学宣教之功恐怕就要付之流水,毁于一旦。现在不管如何不能承认这些恶事!”
杨易见他倒地,身子一晃,已经将他扶住,笑道:“老夫子可不要因我一言,羞怒而死。”
真德秀肝火攻心:“你是哪家后辈?明天专门与我理学一脉难堪,用心多么险恶!”
此时有那心直口快的士子便直言扣问:“真老先生,这狂生刚才所言但是真有其事?”
杨易点头发笑:“我跟你谈品德,你跟我谈学问,对我刚才的话的避而不谈,莫非这就是你的‘正心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