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临出京前,天子将他密诏入宫叮咛的那些事,心中更是一阵沉闷,高德兴贪污军饷数月不发,眼看着再不发饷,火线就要叛变,他还是不为所动,若非有人告密,只怕火线背叛,宫里也不晓得是为甚么。而这冯瑞慈昏庸无能,对外脆弱,对内刁悍,高德兴几句话一捧,就晕乎乎不知东南西北,本来说好本日查账,成果俄然想起来在城里寻访,找了些较着是高德兴安排的百姓说话,这些人嘴里说出来的都是高德兴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为民请命。冯瑞慈心中大悦,杜书彦在前面看的直点头。又不好直接说这是高德兴安排好的人,只能表示道:“冯大人是不是应当再多寻访些人,以免偏差?”反倒被冯瑞慈斥道:“本枢密使看人看事竟会不如你?不必多说,高将军待人接物知进退有礼节,你这个翰林反倒不如他。好好跟人家多学学,别整天感觉本身了不起!”说罢拂袖而去。
冯瑞慈瞧着他打趣道:“杜大人少年风骚之名,在京师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何到这里反倒畏畏缩缩?”高德兴故作指责状:“杜大人如答应就不对了,如果传出去,外人还道是我高德兴怠慢高朋。本将军再敬杜大人一杯。”
盘算主张,马车已停下,挑帘看去,关城已到。
高德兴哈哈大笑:“先干为敬。”手到杯干,向杜书彦一照,杜书彦面露难色,也只得将杯中酒干了,只这五钱酒,直呛得他连连咳嗽,面红耳赤。席上世人轰笑一团,冯瑞慈笑道:“杜大人酒量不可啊,呵呵呵。”
高德兴接过来人手中军报,本来一点醉意消逝无踪,马上穿戴整齐,带人直往关城而去。金璜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人从面前过,心中如猫抓般难过纠结,又没体例。正不知所措时,却听杜书彦开口道:“高将军,下官既奉皇命记录边关将军之事,那下官也得与将军一同去关城才是。”既然是皇命,高德兴也无禁止之理,只说了句:“关城不比银州,站在城头就能瞥见敌军,杜大人呆在虎帐里与兵士说说话就好,千万不要到城头上去,以免流矢无眼。”杜书彦随便应了一声,便回屋清算笔墨衣物,忽觉身后气味有异。
杜书彦躬身道:“高将军太客气了,此番皇上遣下官随冯大人来此,乃是为了记录我朝边塞兵士奋勇之事,做书立传。这段时候还要仰仗高将军多多照顾才是。”
杜书彦拱手告罪:“下官失礼,且暂离席。”冯瑞慈挥手道:“快去快回。”
趁他还没开口提上回洛阳的事,金璜提出来意:“我想做你的书童,你带我去关城。”杜书彦看她的神采就像看疯子一样:“便利你杀人么?”
“正巧,我此次也有任务,在城里,不如我们互换?”见她如此,高玄武提出建议。
高玄武细心打量了一下,沉痛点头。
她缓缓抬开端:“你感觉,我的身材有但愿冒充兵士吗?”
银州城到关城这段路上,杜书彦理清眉目:第一,高德兴的罪证不在银州而在关城,他抢先去是为了泯没证据;第二,金璜要杀的是军中之人,能请动她脱手的,必定是初级将领,不知是高德兴,还是别的甚么人;第三,边关正值多事之秋,不管将拥有甚么题目,若出事,必会引发不安。以是结论是,不管如何要稳才行,就算是高德兴,也只能汇集证据以后,交由圣裁,就算是金璜,也得把她给按住了,不能再让洛阳之事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