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喊三遍,武具库里只是没有任何动静。
卫平跃上马,吃惊道:“皇上的旨意他们也敢不遵?”
马隆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卫平的意义,从速取出一卷黄绢高举在手中,大声喝道:“武库令安在,速来接旨!”
当然,卫平也确切是个内行。他固然没把击掌为誓当回事,却也没筹算胡乱插手马隆的批示,只提了一个要求:“马太守,如果抓到那些胡虏,可否由卫某先行遴选?”
卫平朝马隆拱了拱手,道:“马太守请稍候,待卫某来尝尝。”说着话,他便上前一步,朝把门兵丁抱了抱拳,道:“兄弟,可否行个便利?”
不过,马隆的话还是给他翻开了一个新的思路。现在还没有产生五胡乱华的悲剧,那就不能对这些胡人先停止有罪推论。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是汉人至高无上的一种论调。究竟上,人跟人之间本来就应当生而划一。当然,因为各自才调、学问、操行、技艺的不同,有人身居高位,有人却只能甘为奴婢。但这些却不该该由种族或者民族来决定。身为中原之人,就该当有包涵之心。既然这些胡人已经徙入中原,只要他们本身情愿,那就应当采取他们为中原大师庭的一分子。
身为主将,马隆最担忧的就是受人掣肘。现在,这个能够给他掣肘的家伙手握着监军的大权,又是个内行,那他就愁闷得想要撞墙了。起码在马隆眼里,卫平就是个内行。现在,这个“内行”主动承诺不干与军伍之事,马隆的确是喜出望外,当然要和卫平击掌为誓,免得他将来忏悔。至于多分他一点功绩,马隆倒没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卫平对峙随军出征,为的可不就是那点功绩吗?他却那里晓得,卫平还保存着一千多年后的思惟,击掌发誓之类的事情就跟放屁一样随便。
前人科学,击掌为誓常常比写下文书更叫人放心。马隆不由松了口气,笑道:“请卫监军放心,待大破胡虏之日,功绩薄上少不了监军的一笔。”
在卫平看来,五胡乱华的内因在于八王之乱,减弱了西晋朝廷的气力,外因则在于诸胡占有华北,入据关中,有了介入中原的根本。但是,卫平对于诸胡的气力并不体味。他此番要求随马隆西征,其目标就是为了增加跟西北胡人的打仗。
“本来是闻喜侯爷,失敬,失敬。鄙人高思,不过一小小书吏,当不起大人这个称呼。”那名小吏拱了拱手,却面有难色,游移半晌方才抬高声音说道,“不敢有瞒侯爷,非是小的推托,实在是库令大人有命,叫鄙人迟延诸位三五个时候。”
正无计可施间,便听马蹄声声,卫平策马赶了过来,拱手道:“马太守,三千五百懦夫皆已募齐,不知甲杖如何了?”
卫平一愣,不由哈哈大笑:“马太守曲解了。卫某并不缺奴婢,只是想向他们探听些事情。至于那些胡虏如何措置,悉由太守作主,卫某毫不过问!”
卫平奇道:“我等与库令大人素未会面,他为何要刁难我等?”
实在这也难怪,任何一个想做番奇迹又充满自傲的人,都不会但愿中间另有人指手划脚。何况这还是军国大事,干系到三千五百人的安危,马隆如果肯听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的话,那就奇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