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一双利眼在几个孩子中间扫动,等二人说完话便带着玹哥儿告别了。
意姐儿倒不大记得他,此番瞧着自家外祖母挺喜好她,便也冲他边笑边礼道:“表哥。”
不过既然玹哥儿返来了,那蒋氏就要带着他见见长公主和国公爷了。这么些年不带给两个白叟靠近,实在是有些过分了。可国公府这类模样麻,诚恳说蒋氏是不想把儿子往家里带的。反正国公爷就宠大房,长公主对人对事都看得很淡,玹哥儿便是在膝下养着也一定能养出甚么豪情来呢。这头多氏怕给人比较着嚼舌根,只好把儿子关在屋里装病。蒋氏晓得了就讽刺地扯扯唇,不会教儿子还怕给人说,早干甚么去了?
玹哥儿长到七八岁就给蒋氏送到蒋家属学里去了,因着国公府虽是王谢,却未曾请到些钜学鸿生来给哥儿门传道授业的,便是最出息的秦正茂也是内里登云书院出身的。家里不是请不起先生,只是国公爷之前几代皆是学武的,到了秦正林这一代,长公主进了门才改了家风。
以是到了瑶哥儿和玹哥儿这一代……国公府就还是这副模样。多氏和秦正林没啥门路,以是只好想尽体例把儿子送进登云书院。蒋氏出身王谢,蒋家本来就有好几个鸿儒夫子在族学里头教书,故而就把玹哥儿送去读书了,也就逢年过节返来看看,其他时候皆是在埋头苦学。
何况,长公主又道:“外祖母这么多年的积储那里是能一下搬空的?如果你士衡哥哥在青州仕进,难不成把一库房全给你搬到青州去啊?”
意姐儿见清姐儿吃瘪内心好笑,嘴角便溢出两丝笑意来,硬是憋着没笑出声。
第二日清姐儿便拉着意姐儿去玹哥儿那头顽,清姐儿道:“哥哥说了,他在江南学课的时候每年返来也未曾给我们带些甚么,此次返来是要久住的,便好好筹办了些礼品叫你去挑。”
不过意姐儿很快便把玹哥儿的事儿抛在脑后了。
长公主回府时没带上玉姵的动静一传开,许氏只好苦着脸到处讳饰,只说是玉姵身子又不好了,要在山上养养悄悄心还能顺道给全府老幼念佛祈福。这话多数人是信了,少数人是不大信的,不过不信也没体例,长公主和国公爷都下了定论的事儿还能翻起甚么浪来?
国公爷当年请过一个叫傅云宗的老头儿,也是看在那老头虽出身世家可一辈子也没出过仕啊,那没个官没个爵的好欺负啊(国公爷感觉)。然后他很欢畅地请了,人产业门就给回了!武夫的儿子,不好好学武来读甚么书呢?
好了,国公爷一获咎就获咎一群。傅老头虽无品级,在鸿儒中呢也不算太起眼,可如许一来谁还肯接啊?一来接了必定和傅家对着干啊,往人脸上拍鞋拔子不带喘气儿的,二来国公爷脾气那么大把人骂的龟孙一样,谁肯受他家的束脩啊?去享福还是找罪受啊?
意姐儿选过以后便告别了,毕竟现下她也长大了,表哥表妹瓜田李下的也并不好。玹哥儿还赠了她一盒云河段霄,江南人吃的不比都城差,这连盒子都是描了金的。意姐儿畴前是吃过云河段霄的,不过吃的是像糯米团子普通的且是温热,这类酥炸的倒是头一次见。不过味道倒是各有各的好,应是现做的更新奇一些罢。不过意姐儿不晓得的是,玹哥儿本是筹办拿这几盒子送长辈的,描金的不过就几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