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请讲,我们洗耳恭听。”
“如果真的有缘再见,那就再说姓名吧。天气已经不早了,二位还是从速上山吧。”那樵夫说完,背着柴就自顾自地往山下而去,斯须之间,便看不到了他的身影。只听到那樵夫又大声作词道:“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号召诗酒颠狂伴。酒杯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张琳心抱拳说道:“前辈所唱的曲子,岂是一个好字所能描述?我等听惯了苏东坡的大江东去,不想竟然能在这里听到如此精美的曲子,实在是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呵呵,鄙人不过戋戋一个樵夫,如何敢对二位谈甚么指教?只是见二位这么晚了还要上山,想必必然是有甚么事情要到少林去吧?”
看他言语吞吞吐吐,张琳心向前跨出一步,走到独孤剑身边,看着那和尚奇道:“女施主也是施主,如何了?有甚么题目吗?”
那知客僧被她问得一愣神,又颂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他又想了一下,才答道:“这个,佛经有云‘佛在心中’,偶然......当是无佛吧?”倒是连本身都有些不敢必定了。(未完待续。)
听到樵夫的这一番话,剑心两个晓得他也是美意,就都拜谢道:“那就多谢前辈指导了,还望前辈能够奉告姓名,好留今后相见时称呼。”
这首“定风波”唱得则是更有深意,两人听了都是大为赞叹,不由出声道:“好词!”“好曲!”话音未落,只见得从山路后边转出了一个樵夫,此人约莫四十岁摆布的年纪,身材甚是高大,背上背着一大捆柴,脖子上挂着一条擦汗的白布,不过看上去已经有些黑了。手中拿着一把斧子,正渐渐地走了过来。
女孩看着那知客僧,眸子子一转,大声问道:“这位大师,你一口一个阿弥陀――佛,不晓得拜的是哪一家、哪一门的佛?”
“前辈好眼力,敢问前辈贵姓大名?”
未几时,那门“吱呀”一声,从里边翻开了一扇,只见走出了一个身穿灰色僧袍的和尚。他细心打量了剑心两个一番,双手合十见礼问道:“阿弥陀佛,不知二位施主来我少林寺有何贵干?”
话音还未落,那知客僧却先答道:“阿弥陀佛,这,天然拜的是大慈大悲的我佛如来。”
那樵夫又是一阵大笑,细心打量了二人一番,开口问道:“二位但是要上少林吗?”独孤剑点了点头,答道:“不错,不知前辈有何指教?”
张琳心看着那樵夫远去的背影,对独孤剑道:“独孤哥哥,我看那樵夫定然是一名前辈高人,这少室山上果然是藏龙卧虎啊!”
到了山下,两人望着那崎岖的山道,便下了马,沿着门路渐渐向山上行去。少室山山势颇陡,山道倒是一长列广大的石级,范围宏伟,工程实在不小,那是唐朝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
“那好,这少林寺乃是武林的泰山北斗,所保藏的武学文籍,何止千百。我看二位也是习武之人,你们既然来了,可不要枉走这一趟啊。少林寺的方丈方丈无虚大师,工夫之高,天底下还是少有敌手。他虽身在佛门,却急公好义,为抗金大业出过很多的力量,确切是一代高僧。你们如果有缘能够获得无虚大师指导一二,那可就毕生受用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