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押着冯天玉持续往前走,走了约半个时候,忽听有山崩地裂的潮流声传来。
他又换一壶酒倒了一杯,冯天玉拿来一饮而尽,冯天玉饮后只觉味道非常熟谙,便似老朋友普通。
他们押着冯天玉到钱塘江干,四周望去,那里看到有甚么人影,只道又被冯天玉所骗,怒道:“你敢棍骗我们。”
他端起一饮而尽,但觉酒有甜味、酸味、苦味、辛味、美味、涩味,六种味道,这六种味调和地融会,令酒醇厚甘鲜,回味无穷。
说完,就垂垂地死去……
月缺了,又圆了。每到月圆的时候,杜老头儿就在刘伶的名下,画上一个形似月轮的圆圈圈。等画到三十四个圈圈时,杜老头儿掐指一算,刘伶已到酒醒之日。因而,他就筹办去刨墓、讨帐。
钱塘江干无人影,唯有海鸟飞过,江水海潮翻滚,击出雷鸣般的声响。
李鹤道:“胡说,俺们的眼睛敞亮着呢,不然你自个瞧去。”
冯天玉道:“让我到江边,我指给你们瞧瞧。”
刘伶一踏进门,就看到粉壁墙上那首既象价目表,又象酒布告的诗,不由得嗤之以鼻。心想:甚么高酒,如许夸口。随即往桌旁一坐,呼喊:”酒家,拿酒来!”杜老媪走出来一看,是个陌生人,忙问:”客人,吃酒吗?”刘伶见是个老媪,就笑了笑,道:”嫂夫人我是来吃酒的,却要高酒。”杜老媪问明姓名、住址,就给捧来了”千日醉”。
他又给冯天玉倒了杯酒,但见酒水显橙色,透明澄彻,纯洁敬爱,令人赏心好看。
那少年诧异道:“你如何晓得我船上有酒?”
他又往江边走了两步,还差半步便会摔下江水中。
冯天玉道:“实不相瞒,我平生喝酒无数,以是那里有酒,就算埋三丈深,我也能闻出味来。”
料定冯天玉不敢他杀,是以没有在乎,就算他杀也无所谓。
杜老头儿来到刘伶家里,对刘妻道:”刘先生吃酒千日醉,已到了酒醒之时。”
“那我们现在去找时敬迁要天子罗?”
“中间公然是懂酒之人,再喝一杯。”
杜老头儿忙解释:”刘先生吃的是‘千日醉’。是醉,不是死。”
冯天玉暗想前面应当便是钱塘江才对。
那少年道:“没错,相传,在很早很早之前,陕西白水县有个杜康村,村头有一口泉水,甜美醇美,净无一尘。泉旁有户人家,老头儿姓杜名康,老头和老伴,就象那口甘泉一样,脾气暖和。心肠仁慈,是个远近闻名的好人。
成须鹤押着冯天玉来到江边,道:“快说,在哪?”
成须鹤道:“如何还是甚么都没有看到。”
“这是我平生爱好喝的杜康酒,如果没猜错,这酒有百年了。”
那少年听前面露佩服之色。
冯天玉想现在离岸十数里,如果游到岸,只怕要费好大一番劲,倒不如上那条船,让船长人载他一程。
因而,两人出得刘伶的家门,联袂并肩,有说有笑地向南去了。
看冯天玉一脸无辜的模样,成须鹤等人将信将疑,道:“你指给我们看。”
那少年道:“既然如此,那请懦夫到船上喝一杯。”
“在哪,如何没有看到。”
刘伶叫酒魇死了,刘妻如何能不痛伤呢?她痛痛地哭了一场,看着把丈夫安葬了。但是,没有埋在酒缸旁,而是埋在了城南的一眼清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