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了苏舒燕这件事,朱夫人去了心中甲等忧愁, 临别之际, 又握着杨夫人的手叮咛:“实在另有一件端庄大事, 只是这会儿说出来未免仓促, 等我略微安宁, 再亲身去你府上跟你商讨。”说着,又看了一眼夫人身后的西闲。
次日早上,大雨便停了,待日出之际,朱夫人果然亲身登门,同杨夫人在堂下说了半晌话。
杨夫人笑道:“那好,转头跟你父亲说说,他若允了,那这门婚事天然就准了。”
那狼狈惊险的惊鸿一面,镇北王又怎会对她起意?
等平静下来壮起胆量细看,才蓦地觉悟,那何尝是小我,只是墙角的两棵芭蕉树罢了,给电光一闪,错觉得是小我的模样。
假定没有镇北王的“威胁”,对于苏家的提亲,西闲或许会再多想一想,但是……有这位王爷“珠玉在前”,莫说是苏霁卿,就连先前那位申明狼籍的曹公子仿佛都脸孔可喜起来。
杨夫人点头称是,又猜想:“只是夫人临别说甚么‘端庄大事’,不知是甚么呢?竟还要他日亲身登门。”
那会儿给马鞭抵着下颌昂首的时候,恍忽绝望中,西闲还觉得是被狮子咬住了之类。
镜子里的女子,长眉凤眸,雪色无瑕的珍珠更加映托的眉眼熟辉,美不堪收。
半晌,西闲回身,把挂在里头的垂帐香囊摘下,从里头取出先前苏舒燕给的那两颗珍珠耳珰,拿在手中细看。
赵启问道:“如何了?”
西闲俄然觉着身心俱疲,看一眼桌上堆着的针线,也不想再去动了,干脆明日夙起再做。
当时还不晓得,那就是镇北王。
她固然一心想护着苏舒燕,但猛兽跟前,却还是胆裂心摧,那里敢展开双眼看,何况当时盗汗跟不知不觉沁出的泪早把她的双眼浸迷的生疼,只模糊辨出身前站着的是小我罢了。
因为先前镇北王一事,阴差阳错,让苏家很没有面子,苏老爷虽只是个郎中,但也算是太子一党,又是端庄朝臣,而太子赵启夙来以“礼贤下士”“爱民如子”著称,此事又是他叫人所办,算来也是他的不是,先前苏舒燕“绝食”,赵启非常不安,先是派太子府的詹士往苏府走了一趟,昌大道歉,又传苏郎中进太子府,亲身安抚。
当夜,西闲灯下做女红,只觉表情烦躁,下针频频出错。
西闲忙摇了点头,将镇北王的影子甩在脑后。
正发怔间,俄然一道电光闪过,把院子照的亮如白天,顷刻间似有一道人影立在墙角,把西闲吓得心跳,几近失声叫出来。
那边朱夫人看着苏舒燕又规复了昔日的握着杨夫人的手,笑道:“你看他们,明显不是亲生姊妹,却比亲生的还密切厚爱呢。”
这话恰好给东来闻声,当即呵叱了她一番,今后于氏才略有些收敛。
又过数日,苏府便上门提亲,林家也应允了,于青青反而后知后觉,她惊诧之余,不免怀愤,私底下便说:“我觉得女人目光那样高,必然得是个王妃、诰命呢,没想到挑来挑去,也只捡了个跟我差未几的,可见是心比天高……”
杨夫人把朱夫人的来意申明,公然是为了提亲过来先通个气儿的。杨夫人晓得西闲内有谋算,便笑握住她的手,又道:“先前那曹家是不成的,那不晓得三公子合分歧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