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显耀大唐 > 第六十三章 议征高句丽(三)

我的书架

却听得李绩缓缓上前,躬身说道:“微臣觉得,皇后殿下与诸位同僚所言不错,陛下乃万金之躯,实不宜出征高句丽,但是微臣亦深知陛下之意,以圣驾亲临北疆,鼓励军心士气,全军将士用力,自可一鼓作气,攻陷高句丽,故此,微臣觉得,莫若采纳一折中之体例,陛下委派一名皇子代替陛下出征高句丽,如此一来则鼓励士气之目标能达到,陛下亦不必受舟车劳累之苦。”

刘祥道闻言一愣,随即哈哈笑道:“尔说甚?哈哈,真是好笑,这首诗乃是比来风行于文坛以内一首绝品佳作,传闻乃是一名神童所作,尔竟然将这首尽人皆知之诗作推到周王头上,亦不知是成全了周王还是害了周王乎?”

实在这一次令李绩为征讨高句丽的总卖力人一事,实际上是高宗和武后相互让步的成果,因为现在高宗与武后两大阵营对垒,泾渭清楚,只要李绩严守中立,却又能够获得高宗和武后分歧的信赖,资格声望、才气也尽皆足以胜任,也恰是因为这个启事,在颠末端耐久的辩论以后,帝后两边各让一步,终究同意以李绩为征讨高句丽的总卖力人。

以是这一次不待李绩再说,便有大臣保举沛王贤,而这个保举者,乃是帝党之首刘祥道。

以是,李绩的发起天然也遭到了后党世人的分歧反对,乃至连武后都亲身出面反对,来由很简朴,李上金并非高宗嫡子,不能达到应有的结果。

“既如此,那杞王上金如何?”李绩假装皱眉,然后提出了高宗别的一个儿子,向高宗问道。

不管这些来由是不是牵强,总之武后的态度已经亮了然,群臣也都是一副高宗分歧意打消御驾亲征便誓不罢休的态度,高宗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中开端摆荡了起来,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便对一向沉默不语的李绩问道:“李爱卿,依尔说,朕是否当亲征高句丽?”

高宗望着与本身并肩坐在宝座之上的武后,望着殿内神采寂然的群臣,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本日早朝,朕与尔等仅参议一事,便是征讨高句丽之事,诸位亦皆晓得,泉盖苏文身故,诸子分立,其二子男建、三子男产结合起来,摈除宗子男生,违背礼法,天理不容,现在男生率众归降我大唐,祈求朕躬助其讨伐悖逆,彰显人伦,其言哀哀,其词切切,朕心何忍?故此,朕决意谴雄师深切北疆,讨逆靖难,拟以英国公、司空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总管辽东诸战事,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这并非是刘祥道讨厌李显,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以为李显年纪有些小,不太合适,同时也晓得李贤和武后干系不好,便想着让李贤借机掌控一部分兵权,以制约武后的野心。更兼刘祥道畴昔曾做过沛王府长史,与李贤干系甚好,想着比及此事以后主动与李贤联络,结合太子共同制衡武后,或许能够停止武后的野心,令高宗更加好过一些。

“尔此言何意?”刘祥道没想到本身竟然被对方如此鄙夷,不由肝火渐生,沉声喝问道。

许敬宗当然不但仅是体贴高宗身材那么简朴,而是体贴高宗亲至辽东后是否会乘机节制军权,以是这才极力劝止高宗。

而在大多数大臣的眼中,这一次被派往北疆代替天子出战的,定然是沛王李贤无疑,毕竟李贤自幼就有贤德之名,再加上年纪比李显大两岁,相对也更合适一些。

推荐阅读: 穿书后,佛系贵妃又剧透了     意动天开     汉室可兴     少女引魂师     大宋之极品纨绔     亲爱的吉赛尔     特种炊事班     重回80之大时代     重生之万界修真     我真不是仙人大佬     强者贼王     婚后斗爱:腹黑娇妻狠狠爱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