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原定于半个月后正式讲课,不过再过二十多天稻谷就全数成熟了,村民们要忙着收割稻子,孩子们固然年纪不大,但也算半个劳力,要帮忙家里干活,不能来读书。闻人千叶干脆将开学日期定在了两个月后。
很块,一个西瓜吃完,入夏的热气和劳累被这冰冷甘旨的西瓜带走。两个小的抱着鼓囔囔的小肚子靠着柿子树坐着,眯起眼睛,非常满足。
“印成话本传出去?好主张。”姚黄乐了,不但能够让《西纪行》在异世大放光彩,并且还能赚银子,可谓一箭双雕,连吴承恩的稿费都省了。
闻人千叶觉得吴承恩已经归天了,心中有些可惜,“若吴承恩还活着,能压服他将《西纪行》的故事印成话本传播出去,必定会遭到统统人的追捧,为大周文明再舔一笔浓墨。”
“二丫,这个故事是你编撰的吗?”闻人千叶问道。
第二天,姚红陪着闻人千叶去找了村长。赵一鸣传闻姚家要建书院,也不收银子,直接将那块空位划给了姚家。书院七天后完工,很多村民全都跑来帮手,不到十天,书院就建好了。陈阿木在山上砍了一棵大树,为书院做了十几张书案和凳子。姚黄又请他做了二十张木板,木板边沿钉上木框摆放在案台上,内里铺了层薄薄的沙土,木板旁放在木枝。木板和木枝代替笔墨纸砚用,对于乡间的孩子来讲,笔墨纸砚都是贵重的豪侈品,能够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恩,这两天我就写。”
“呃,不是,是一名叫做吴承恩的墨客编写的。”姚黄点头道,以她之前小村姑的身份,要写出《西纪行》如许出色的故事底子不成能。
“明天再去。明天村长一家帮柱子筹措婚礼,必定累坏了,不要现在去打搅他们。”
“哦,吃西瓜。”小吃货姚青和小可都欢畅地围到姚黄,眼巴巴地等着她剖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