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部下宠臣张汤就真给出了个好主张:把白鹿宰了,鹿皮硝好后切成一尺见方的小块,画上彩绘,然后,这些连做双童靴都不敷的小块鹿皮,就成了标价40万文的顶级钱――白鹿币。
汉武帝君臣漏算了“市场用不起”这一道,只得“强买强卖”,规定诸侯朝觐必须进贡白鹿币,也就是说,他先把白鹿币按40万文一张的代价卖给诸侯,再让这些诸侯把白鹿币原物偿还,即是白讹人家一大笔钱。可这诸侯的数量,怕还比不过上林苑中白鹿的数量多。这些白鹿币又不竭在天子和诸侯间循环打转,“鹿皮积存”题目,是不管如何无解的了。
李文忠是皇上的亲外甥。说不定真的会封。
汉武帝时,通胀征象已经呈现,物价比“文景之治”时涨了很多,但总的代价还是比较便宜的。居延汉简里记录“小奴二人”只值3万文,“牛车二辆”只值4000文,“田五十亩”也不过值5000文,这是遥远地区的物价。长安一带代价最高,一石粮食代价不过100文,《汉书》记录,名将李广的哥哥、汉武帝时曾当过丞相的李蔡,暗里盗卖了京郊阳陵墓葬地盘三顷,总地价也才40万文――即一张白鹿币的标价。同期间的文献显现,“一类地区”顶级农地的代价,一亩也不过3000文,一张白鹿皮,竟然堪比100多亩最好的农田。
可想而知,如此“大面值钞票”拿出来发行,又有多少人有才气“接盘”,如此大的“面额”,又如何能在市道上畅通?
朱桂讨老天子的喜,“没法无天”也就算了。他们一点儿也不但愿朱标即位后,朱桂也满大街的揍他们。读书人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先不说人卧冰,能不能化冰。想化冰,为甚么不消火烤之类的题目。
“‘凝神埋头’。我对道经也有所体味,不如你说给我听听?”沐春美意帮手道,如何说,都是世交。
千百年来,他们一向在这么鼓吹。只不过这几天更集合罢了。
先入为主的沐春,一早认定十三皇子别有筹算。
“你们还在跟十三皇子一起修行?”沐春惊奇地瞪大双眼。
不怪沐春这么惊奇,因为凡是读过书的,都晓得宝钞这玩意儿,就像是汉武帝的白鹿币一样。
“多兑一些?景隆,十三皇子是不是在骗你?”沐春不忍心,提示道。
这个主张看上去真的不错:一方面,白鹿皮能做钱,上林苑的白鹿数量就会获得有效节制,不再糟蹋粮草;另一方面,本来令人头疼的白鹿繁衍速率,现在反倒成了一本万利的生财之道。
“当然了。沐大哥,我跟你说,教员是有真才实学的,可不是骗子……”李景隆一脸当真地说道。
这杀手锏这有没有效?
“沐大哥,修炼很难,这一次我想多兑一些。”
沐春接着问道,“景隆,这一主要兑多少?”
但是他们鼓吹是忠孝,这没有任何的题目,是政治极其精确的。
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很多人都晓得一件事:太子病了,十三皇子献药,太子好了。
有人情愿接盘,减少沐家的丧失。沐春也是不会回绝的。
恐怕是没用的了。
“分封?没有。我们是为了修行。”李景隆实话实说。
“景隆、惠宁,你们又要兑宝钞?”
“莫非李父执也要分封了?”沐春笑了笑,旋即有些猎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