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担搁,眼看着就到了午膳的时候了,宁珞三步并作两步,吃紧地赶到宁珩的住处,院子里已经没人了,宁珞深吸了一口气,在门口理了理鬓发,这才推开了书房的门。
“不如我去吧,”宁珞抢断了他的话头,“娘你这两天照顾我累了,爹爹事件繁忙,可贵有一天休沐还是在家歇着,我的脑袋一点儿也不碍事了,不如多带几名家仆,顺道去府里的别院将养两天,你们看如何?”
宁臻川扶着秦湘兰去了阁房小憩,秦湘兰有些心神不宁,坐在床上踌躇着开口道:“臻川,你看珩儿那郁郁寡欢的模样,他不喜读书,你如许逼他,会不会适得其反?”
宁臻川内心策画了半晌,感觉宁珞也大了,去趟太清观也无大碍,便点头应允了。一家人又聊了一会儿,宁珩借口去读书,宁珞也有本身的小算盘,便都告别分开了。
宁珞好笑地看着自家兄长,宁珩和祖父一样喜武,一提到舞枪弄剑、兵法兵法便眉飞色舞,一读书却不甘不肯。祖父还在时在孙子辈中最爱好宁珩,说此子根骨奇佳,能够担当他的衣钵,一早便替他找好了徒弟——名扬天下的长信侯曾霁安,但是宁臻川却但愿宁珩习文,在祖父归天后,宁臻川更是铁了心要把宁珩从武学之路上拽返来,逼着他就读了琼华书院。
“梅花香自苦寒来,此时的辛苦是为了他今后可堪大用,你就别惯着了。”宁臻川无法隧道。
宁珩不吱声了,埋头用膳,秦湘兰看得心疼,夹了好几筷菜放进他碗里:“你也多吃点,这些天读书辛苦了。”
“傻mm,北周用心叵测,乌桓虎视眈眈,男人汉大丈夫,当然要以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为重,怎可迷恋私交。”宁珩的声音铿锵,眉宇间还带着青年独占的意气风发。
“苦了你了,”宁臻川语声和顺,“跟我从江南到了这里,你后不悔怨?”
田嬷嬷不敢再撒泼,颤声道:“是,谢女人恩情。”
田嬷嬷一凛,顿时松了手,伏在地上哭道:“女人可不要啊……老奴真的冤枉……”
“湘兰,珩儿不懂你总该明白,旁人老是拿我们两房比来比去,另有风言风语说是淮儿不配做这宁国公世子,大哥对我一向照顾有加,我如何也不能让珩儿抢了淮儿的锋芒,弄得兄弟阋墙、家宅不宁。”宁臻川苦笑着道。
宁珞内心跟那明镜似的,沉吟了半晌道:“莫不是取放不谨慎被人打碎了?”
后不悔怨?
“珩儿既然生在宁国公府,便由不得他了,当年我也不是如许过来的,”宁臻川劝道,“你就别操心了,养好身子,母亲那边还要费心。”
算了算日子,本年应当就是宁珩插手春闱的日子,客岁秋试,宁珩勉强以倒数第二入了围,宁臻川略显绝望,更加严格地催促宁珩,盼着他春闱也能得个功名。
“娘,我吃了成了猪了如何办?”宁珞忍住笑道。
“我晓得,”秦湘兰柔声道,“珩儿也明白你的一片苦心。”
宁臻川思忖了半晌道:“太清观坐车也要一个时候,你这两日过分辛苦,这咳症又犯了,不宜劳累,我后日休沐,不如……”
绿松也吓坏了,跪在地上抽泣着:“奴婢千万不敢盗取藏私,女人明察!”
“我晓得你的心机,可珩儿志不在此,更何况父亲活着时一向奖饰他根骨奇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