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太太往红珠这儿看了一眼,许是内心头对劲,还抓了把红枣给她,“过了年红珠也大了,瞧着有几分大女人的模样,不错。”
红珠内心是不想这么说程文涵的,但想着他今后要读书要寒暄,这点心性还是要磨起来,便顺着她娘的话严厉点头。
朱妍梅等了半天不见她问,眉心微皱,又略略横了红珠一眼,怪她没眼色不见机。最后她自个开口说了:“我是来传个好动静的,你姐夫前儿从都城返来了!”
李氏道:“娘,几日不见,您身上感觉好?”
红珠也不肯进门就闹腾,倒勉强忍下了这口气。四周一看,姜氏不在院里,想来是往前头杂货铺里去了。既然朱老太太等人都坐在这儿晒太阳,红珠三人也搬了凳子过来一道坐。这来了朱家也没有别个来号召他们,红珠便自个去拿茶碗倒喝的了。
她把这担忧一说,李氏却又好气又好笑,点了点她额头,道:“昔日里个个都说我家闺女聪明无能,我也当那么回事,内心窃喜呢。可今儿这一出,才看清了,我就养了个傻女人。”她发笑,好一会儿才道:“说是亲戚走动,又哪有真的回回送礼的,便是真送礼了,也能得个回礼,这才是端庄亲戚相处的体例。你想想你小姑姑,她五六回才有一回给你奶奶带东西的。”
程文涵虽不敷沉稳,但他读书多,也晓得这扶养二字,不是讨情分不好、相处不来便能够舍弃的。
不过便是不为甚么,这赵迅返来了,红珠也为朱碧云欢畅的,便笑了笑说真真是功德。
朱老太太也没胡涂,今儿她见他们过来,内心也猜到几分了。
朱妍梅也感慨一句:“日子过得快,孩子都懂事了。”
今儿气候晴好,又是少有的没有风,朱老太太搬了她的摇椅出来,正闲闲地躺在廊下半眯着眼睛。朱妍梅坐在左边,一手圈抱着朱三宝,一手掰着瓜子吃。而右边的朱紫兰却少有拿了块手帕在手里,就着阳光低着头细细绣着。
朱老太太这时才展开眼睛,高低打量了他们几眼,不冷不热地说:“有甚么好不好的,都一大把年纪了,再如何,也比不得你们年青的。”
朱妍梅笑了笑道:“我真要住这儿一头半个月的,转头我那屋子还不翻了天。你姑父常日自个不着家,可偏还不肯我出门,只说我一走了,家里的菜都没个味道了。我听他这话还希奇呢,就我这破技术,也幸亏你姑父还惦记取。另有你那弟弟水生,一天没见着我,转头被他瞥见了抓了我衣裳立时就要哭一场的,都三岁了,还黏人。”
红珠肚里暗笑,也没那心机去戳穿朱妍梅的话,反而她见朱妍梅那神采对劲,仿佛正等着她诘问,她更是不说了,只点头笑了笑算是应对。
红珠也没那么吝啬,一点东西也不肯给朱家带,她只是担忧开了这个例,今后还得依着办,把朱老太太拿住了事理回回折腾人,岂不是糟糕至极。
程文涵被李氏这么不轻不重地训了一顿,见红珠也承认,虽有些不欢畅,但也乖乖承诺了。
红珠持续说:“我爹的事也没两日了,我们过来就是想讨奶奶的主张。”
这一说完,他们来办的事一半就成了。红珠便问起朱伯修来,传闻他在屋里,就喊文涵说:“跟我去看看大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