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深拉着我的手,悄悄对我低声,似是宽解般:“晴柔的孩子掉了后,就变得疯疯颠癫了。”
晴柔是何人?我缓缓抬眼望他,尽是迷惑。
“这花是是遭了虫。”她幽幽地说,银簪子挑起一只长长地翻卷的蚯蚓,光滑腻的吓得我一声惊噫。只见那蚯蚓便在地上翻滚爬动着,好不怕人。
我顷刻讶然,昨日只顾了致深,竟忘了这些花儿是更禁不得风露的。致深行在我身后,俄然开口道:“去叮咛人将我新得来的那些西洋玻璃罩拿来,拼接搭建一座玻璃房在这天井,将花儿笼起来,燃上红烛日夜添暖避寒。”
只是三天后,那些花虽是进了我卧房,却仍然是蔫蔫的耷拉了头,枝叶有力,似要死去。我心急如焚,望着这些花束手无策。
“只是这味道……”致深游移,我却笑了说,“花肥尚且有异味,无妨。这花本是因为漪澜一时髦起才遭的罪,若不治好,漪澜于心不安。”
致深叮咛下去,不过一盏茶的工夫,便有一阵衣衫窸窣声从影壁外飘出。我寻名誉去,面前一亮。
“不求此生繁华繁华,但求他一世安宁,不如,这孩子就叫‘安儿’吧?周循安,可好?”他自话自说,我冷静地随他念着“安儿”,仿佛那敬爱的花生般白白胖胖的孩儿就跃然面前。安儿安儿,我满脸绽放桃花般的笑靥。
我一惊,那西洋玻璃颇是代价不菲,平凡人家可贵一见,他竟能如此等闲地说出口。果然是豪放的一掷令媛,我却受之不安。
我心下一惊,她这是何意?致深严峻地问:“但是要将这花移去天井为妥?”
致深说她掉了孩子?我蓦地记起,是了,初入府时曾听人提及,四姨太昔日是住在我这水心斋,因她本身不慎滑倒掉了孩子,便变得疯疯颠癫的搬出了水心斋。这么说来,她竟是这院子的旧仆人,还是在这院子中掉的胎。想到这里,我内心顿时添了些凉意,阴阴的寒气从地底向上泛。
致深恰来了,听我们的一番话,看着这将残的兰花,慨叹一声,心机蓦地一动,发起说:“不如,让晴柔来替你打理一下兰花。”
她却并不睬会我,只叮咛丫环换土,竟像是花比人要金贵很多。
“四姨太晴柔,她是江南人,自幼善养兰花,各种名花的习性花期无不谙熟。或是她能妙手回春也未为可知。”致深说,我如病笃之症听闻名医,赶紧说:“那就速速请四姨太来一观。”
“你房里的婆子丫环都这么勤恳么?”他绝望地将本身扔回枕间,悻悻地说。
定然不是骂我,我不感觉促狭得暗笑。想奉告他,九爷如何对他这兄长高山仰止,但那话却咽了归去。
“不过一夜的工夫,就耷拉了头,这该如何是好?”
中间的隋嬷嬷俄然一声惊噫,胆怯地看了致深一眼,垂垂的息了声。我不过刹时留意,猜想隋嬷嬷有难言之隐。四姨太是何人我尚不知,她的脾气如何更是不晓。即便这四姨太刁蛮胜似六姨太,为救这些兰花,我也是心甘甘心肠哑忍她。
一句话戳到我的把柄,我割舍不下腹中的骨肉。可这兰花又何辜,反被我暴殄天物般白白华侈了去。
俄然间他扑来压我,却右手却支了身子格外留意,胡茬扎在我脸颊上痒痒的,深深吻着,短促地说:“澜儿,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