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佛印师四调琴娘
屏屏堪堪看看山山秀娟秀丽山山前前烟烟雾雾起起清清
山山川水心心息息悠悠归归去去来来休休役役
二诗寄去,少游读罢,叹赏不已。其佳耦酬和之诗甚多,不能胪陈。厥后少游以才名被征为翰林学士,与二苏同官。一时郎舅三人,并居史职,古所罕见。因而宣仁太后亦闻苏小妹之才,常常遣内官赐以绢帛或饮馔之类,索他题咏。每得一篇,宫中传诵,声播京都。厥后小妹先少游而卒,少游思念不置,毕生不复娶云。有诗为证:
游游傍傍水水花花似似雪雪梨梨花花光光皎洁白洁玲玲
莲人在绿杨津
东坡看了两三遍,一时念将不出,只是沉吟。小妹取过,一览了然,便道:”哥哥,此歌有何难明!待妹子念与你听。”立即朗读云:
焉得好风从地起,倒垂帘卷上金钩。
似似醉醉闲闲行行春春□□里里相相逢逢竞竞忆忆游游
却说谢端卿在东坡学士坐间闻知此事,问道:”小弟欲兄长挈带入寺,一瞻御容,不知可否?”东坡当时只合一句回绝了他,多么洁净!只为东坡要得端卿相伴,遂对他说道:”足下要去,亦有何难?只消扮作酒保模样,在斋坛上承直。圣驾临幸时,便得饱看。”谢端卿当时若不肯扮做酒保,也就罢了,只为一时稚气,遂欣然不辞。先去借办行头,打扮的停停铛铛,跟从东坡学士入相国寺来。东坡已自分付了主僧,只等报一声圣驾到来,端卿就顶酒保名色上殿执役。闲时陪东坡在净室闲讲。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阙新。
那谢端卿的学问,与东坡肩上肩下,他为应举到京,希冀一举成名,建功立业,如何肯做和尚?常言道”王言如天语”,违背圣旨,罪该万死。本日玉音分付,如何敢说我是冒充的酒保,不肯为僧?心下十万分不乐,一时出于无法,只得叩首谢恩。当下主僧引端卿重来正殿,拜见了如来,然后引至御前,如法披剃。钦赐紫罗□□一领,随驾礼部官取羊皮度牒一道,中书房填写佛印法名及生身籍贯,奉旨被剃年代,付端卿受领。端卿披了□□,紫气腾腾,清楚是一尊肉身罗汉,手捧度牒,反复叩首谢恩。神宗道:”卿既为僧,即委卿协理斋事。异日精严戒律,便可作本寺方丈,勿得玷辱宗门,有负朕意!”说罢起驾。东坡和众僧于寺门以外跪送过了,仍然来做斋事,不在话下。
东坡叠字诗,道是:
浮浮浪浪促促潺潺湲湲水水景景幽幽深深到处好好追追
忆分袂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窄地重重帘幕,临风小小亭轩。绿窗朱户映婵娟,忽听歌讴宛转。
才业谩夸生仲达,功名犹继死姚崇。
既是耳根有分,因何眼界无缘?清楚天涯遇神仙,隔个绣帘不见。
转毒转秃,转秃转毒。佛印笑而不答。
想汝唯一览,顾我劳三复。
佛印意不尽,又做四句诗道:
暮已时醒微力
不毒不秃,不秃不毒。
文章落处天须泣,此老已亡吾道穷。
文章自古说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
鸟鸟啼啼叫叫不不休休为为忆忆春春光光好好杨杨柳柳
强把身心虚霍。几次欲待去掀帘,犹恐仆人恶。
赏酒
丫环交了第三遍试卷,只听呀的一声,房门大开,内又走出一个侍儿,手捧银壶,将美酒斟于玉盏以内,献上新郎,口称:”才子请满饮三杯,权当花红赏劳。”少游此时意气扬扬,连进三盏,丫环拥入香房。这一夜,才子才子,好不称意。恰是:欢娱嫌夜短,孤单恨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