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书 > 第659章 阴阳不调

我的书架

“予读太史公《货殖传记》,说到渭川千亩竹,但予从小就未曾见过,倒是河北淇园,从春秋时就发展的好竹,近年也更加蔫了。”

……

第五伦看着这位短短数年将头发熬得斑白的老朋友,既心疼又佩服。

玉轮的光是“水中日影”,这下统统仿佛都解释得通了,第五伦还算对劲,遵循现在的天文程度,能达到这里已非常进步……

第五伦看向窗外,那儿种着一蓬蓬的竹子:这不知是汉朝哪位天子种下的,据最老的宫女说,汉成帝时还非常翠绿,可到了王莽朝时,就大片大片枯黄,到了第五伦统治的时候,更是完整枯死了。

就形而下来论,君主颁行的“历法”即“稼穑之法”,就是为了指导万民停止农业出产。

第五伦念出了这段话,所谓“敬授民时”,就是君主向万民公布历法,以明四时更替有序。中原自古以稼穑立国,上古先王“躬稼而有天下”,故而历法之于君主和万民无形而下与形而上两重意义。

“此书且先借臣一用。”

但猜想,必须有计算来印证,桓谭道:“陛下已给天官署拨了黄金,但来岁的用钱仍需增加,臣但愿能打造更好的千里镜,用以察看五星。”

“南边之荧惑。”

第五伦拍着案几上那一摞陈述道:

桓谭非常镇静:“臣早就发明,镇星(土星)之上模糊如有环,似云雾状。太学博士们说,此为中心之星,故若披冕服,意味帝位,臣觉得不然。不但要看清这星环为何物,更要算出五星运转规律……”

“臣告别。”桓谭朝第五伦作揖,他要赶回天官署去,用这类新的设法来推演计算,对天文越体味,他就明白一个事理:直觉是靠不住的,统统都得有实在的计算!

如果说这还只是个别地区极度气候,那第五伦亲身察看到的一些征象,就让他更加坐不住了。

“辽西郡临海一带,进入腊月开端后再度结冰,车马及人可来回陆地与海岛间,已是持续三年如此了,海水封冻,此自汉以来,闻所未闻之事也。”

畴昔的历法,多久了就会呈现错误,说好的某个骨气会降温,应当做如何筹办,谁料大寒潮提早几天就来了,将庄稼冻坏无数。

桓谭可管不了那么多了:“盖天说已证明为错误,但此中,或许也有一点真知呢?”

“中心之镇星。”

若遵循浑天说畴昔的观点:日月星斗皆自发光,这征象可说不通。

而桓谭更加信赖荀子的那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九天虽高,日月虽远,星斗虽多,宇宙虽大,但他,定会一点点摸出规律。让一条条不容驳辩的铁证,代替前朝《天官书》上充满的谶纬科学。

可现在,在关中野生培养荔枝?的确是笑话,连那些流出宫外的橘子,要么枯死,苟延残喘的那点,也只能生出干瘪苦涩的“枳”来。

但与三人分歧,桓谭被第五伦牵引踏上的这条路,叫“摸索发明”。

竹子虽是好质料,但没了它们人也不会活不下去,奇花异果固然香,但和老百姓没啥干系。

桓谭最后觉得,第五伦是想让他们替魏朝新修一套历法,毕竟每逢改易朝代,常常就伴随易历:春秋战国时历法混乱,秦朝弃夏小正而创《颛顼历》,到了汉武帝时,跟着朝廷全面转向“霸道”,颛顼历这类暴秦残存显得过期,就调集天下能人修《太初历》。

推荐阅读: 伐天纪     重生之外星人附身     绑定天才就变强     草根的逆袭     别怼我,顾先生!     翻天鉴     愿你青春无悔     带着女鬼去捉鬼     火葬场奇谈     夜魔皇     神武书生     势利眼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