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如玉很欢畅,“他在站里吗?我来找他……”
老凯掐大头,拿着发票把海鲜批发市场里几个大老板叫到一块儿吃了个饭,这些人都是开宝马奔驰的主儿,有的是钱,每小我20份,最后敲定了120份,另有一本发票没用完,放在了海鲜城的办理办公室,最后订返来20份散户。算下来,宋炭老凯一共处理了200份,超额完成“分摊”任务,加上那些老订户,骆千帆已经发行了270多份。
左青竹这个站长干的实在不易,除了不管财务,其他甚么都要干,内勤、外勤、替段、统计都是她的活,发行员事情到9点多就自在了,而她却几近全天忙。
骆千帆看着左青竹满足的敬爱神态,不由笑了起来。如许的好员工,仁慈、满足又有任务感,将来本技艺里有了权力,必然重用她。
左青竹很冲动,给颜如玉打电话报喜:“颜主任,您没看错骆千帆,他太牛了,半个月就订了270份报纸,给全站开了个好头。”
左青竹很仁慈,也很当真,唯恐本身少说了两句话骆千帆就会错过了挣大钱的机遇一样,以是先容得很详细,直到骆千帆完整明白了她才又拿出一张打印的白纸递给骆千帆。
话题又扯到颜如玉的身上。左青竹对颜如玉佩服不已,赞不断口,――年青、标致、有学历、聪明、无能,最后用了两个词总结:“人尖子”和“人上人”。
左青竹固然恋慕,却并不妒忌,她事事看得开,很悲观,提及她本身也很满足:“我之前只是一个浅显的临时工,连条约、养老保险都不给交,现在做了站长,是报社里的人,报社给交养老保险,人为也涨了500多,现在每个月都能够给家里汇1000块钱供两个弟弟上学,手里还能剩一千多,很不错了。”
左青竹是个中原的妹子,家住中原西部,父母都是诚恳巴交的农夫,她姐弟三人,两个弟弟还在上学。家里的经济前提很差,她为了供两个弟弟上学,上完高中放弃大学来到虹城打工。先是在发行公司做发行员,靠着本身的尽力打拼,事迹超卓,慢慢晋升为站长。
而后几天,骆千帆跑熟了他所卖力的送达地区,每天都早早地完成送达任务。
最辛苦的是替段,哪个发行员有事告假,她就要替人家送达,其他送达员只需求记着一两个送达段的线路,她却要对全站数十个送达段、统统订户的位置了如指掌,随时筹办代替其他发行员的事情。
回身,发行站内里站了一小我,手里拎着一个购物袋,是送给左青竹的礼品。
颜如玉真有左青竹说的那么好吗?既然如此为何嫁给了那么一个货品?人丑不说,还是个欺诈讹诈恶心恶棍。骆千帆想起在“武大嫂家常菜”产生的事情心中充满了猜疑。
“好,他……”左青竹刚要说“他在”,转头一看骆千帆冲她连点头带摆手,忙绕了个弯儿:“他不在,他要来了我再打电话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