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因而,颠沛必因而。”
防盗之水哥教你学《论语》,浏览注释请登录~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为政篇第二论语目次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谓:“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但是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觉得绚兮。’何谓也?”子曰:“绘过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