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刘爱雨,跟着何采菊学得有板有眼,何采菊唱完后,她登台表态,嗓音又脆又甜,举手抬足大气纯熟,引发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陈背篓的确不知浪漫是何物,他只晓得雨水骨气,到甚么点种甚么庄稼;晓得只要着力流汗,庄稼才气长得旺长得壮,囤里有粮,瓮里有米。
两人相互瞧不上眼,刘麦秆可惜何采菊一朵文雅的花,插在了陈背篓这坨臭烘烘的牛屎上;陈背篓反唇相讥,田明丽多贤惠仁慈的女人,被刘麦秆活生生折磨而死。
刘麦秆的内心,仍然做着一个江湖卖艺的梦,他拉板胡,刘爱雨跳跳唱唱,就像阿谁河南小女人,钱来得轻易,人也自在轻松,一本万利的买卖。
多年来,陈背篓起早贪黑,从春到冬,忙繁忙碌,把时候和生命都耗损在几亩地上,他存眷的就是多打粮食,多养牛羊,攒了钱盖新屋子。
陈背篓很烦很讨厌,或冷嘲热讽或下逐客令,但刘麦秆脸皮比牛皮还厚,骂不疼撵不走,弄得陈背篓一肚子的怨气烦恼。
此时,落日西下,朝霞烧红了半个天空,羽士在村口的大柳树下盘腿打坐,这一幕酷似电影上的某个场景,震惊了油坊门人的心弦。
刘麦秆说:“我如果娶了何采菊,我的糊口就是另一种模样;可惜,老天爷点错了鸳鸯谱,如果当初咱俩换了女人,各得其所多好,你和田明丽,一头公牛,一头母牛,火伴干活多带劲。”
在油坊门,他最悔恨、最看不起的就是刘麦秆这类好吃懒做的二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