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王府墨客不是别人,恰是陈文若。白日里,文若本在城墙上守城,吐蕃军俄然来袭,文若自知不敌,逃下西城,回到王府,接到王妃号令,赶往城平分散百姓。文若在城中寻了唐生半日,仍不见其踪迹,待城中老幼从北门走了大半,文若以王妃之命集结本地青壮参军,赶往王府提领兵刃,体例成队,这些未经练习的城中青壮各个义愤填膺,志愿替西宁王镇守南城门。从王府出来时,文若从婢女樱桃那边得知,本来王妃和唐生皆已上阵守城,文若心中大惊,恐怕王妃执意要与姚州城共存亡,这才抛开性命,前去南门看望,无法为时已晚,文若目睹西宁王与王妃双双死于城墙之上,心中本无但愿可言,却不测的找到了世子唐生,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文若哪有唐生这般悲观,眼神自始至终如鹰普通,从未从这孩子身上挪开,冷冷回道:“殿下,这孩子面貌虽浊,但其眉长额宽,眼细鼻高,表面非常清楚,绝非本土长相,若我所料不错,定是外族遗孤。来者不善,吐蕃六诏联手灭我姚州百姓,残暴蛮横,若此时不斩草除根,今后恐生余患。”
黑暗中,文若眯眼成缝,看不到唐生脸上半分神情,心想道:“父亲死前通报军机,姑母的身份奥妙,此中纠葛很多,如果解释起来,以实在身份相告,唐生他一定会信。”罢了,文若点点头,诚心说道:“鄙人陈智,入王府不敷一年,奉王妃娘娘生前重托,此前任凭殿下调派。”
唐生文若不再犹疑,一起跑向西宁王府。到了王府大门,唐生面前除了一片烧了不知几日的大火,甚么也未曾剩下,王府大门昨日光辉残影,就此沦为影象。
目睹父王母妃死亡城墙之上,唐生决计孤身陷阵,与敌军搏命一搏,杀他几个南蛮,也是死得其所,不料身后俄然呈现一墨客,将他强行拦下。唐生转过身去,见这墨客身着王府内制的金丝圆领袍,定是府上内僚,且身份不低。
文若回过甚,将舆图递给一言不发的长发小童,借着刺眼朝阳,低头窥测。长发小童拿过舆图,不假思考看了一眼,连连点头,表示不懂。文若细心打量这小童,其肩宽而细,颈长而窄,年事在十五岁高低,背挺而拔,胸前浮起,腰身苗条,倒像是个女子之身,可细心一看,这小童衣贴背脊,小臂暴露青筋,精干有力,又不像是普通孩童之躯,这倒是让文如有些难以辨认。
“鄙人所指并非尸身,而是死者身份。”文若蹲下身,指着一片聚成谷堆般的尸身,说道:“殿下您请细看,我们从城北一起走向王府,这成人尸身上虽染血迹,但其面庞皆是完整,可这些青年小童,却像是先被毁了面貌,再被杀死。”
文若站在门外,深叹连连,心想:“若非当时父亲斥逐家奴,交趾一旦动乱,长史府能够也会是这般了局。”
“大将军,何出此言,末将不明白。”萨拉达神采非常丢脸,仿佛被烛龙莽布支戳痛了心中关键。
文若听后,沉吟半晌,也没再说甚么,将承担中装水竹筒以及肉干取了出来,递给唐生。唐生上阵杀敌了半日,早已是筋疲力尽,接过食品,二话不说啃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