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荀子 > 第22章 解蔽

我的书架

空石当中有人焉,其名曰觙。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则败其思;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思仁如果,可谓微乎?孟子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强矣,未及思也;有子恶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辟耳目之欲,远蚊虻之声,可谓危矣;未可谓微也。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忍!何强!何危!故浊明外景,腐败内景,贤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有为也;贤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者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何谓衡?曰:道。故心不成以不晓得;心不晓得,则不成道,而可非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成,以禁其所可?以其不成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分歧于道人。以其不成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夫何故知?曰:心晓得,然后可道;可道然后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分歧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在于晓得。

凡以知,人之性也;能够知,物之理也。以能够知人之性,求能够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无也。其以是贯理焉虽亿万,已不敷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学、老身宗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知错,夫是之谓妄人。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王。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觉得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贤人也。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有勇非以持是,则谓之贼;察孰非以分是,则谓之篡;多能非以修荡是,则谓之知;辩利非以言是,则谓之詍。传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谓合王制分歧王制也。天下不所觉得隆正也,但是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邪?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天下无二道,贤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恳,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是以与治虽走,而是己不辍也。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德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

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之有也。宣而成,隐而败,闇君无之有也。故交君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诗云:“墨觉得明,狐狸而苍。”此言上幽而下险也。君人者,宣则直言至矣,而谗言反矣;君子迩而小人远矣!诗云:“明显鄙人,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下化也。

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欲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埶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敷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觉得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觉得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

推荐阅读: 仙无常有     神奇铁匠铺     邪脉     美女总裁的超级狂兵1     先婚后爱:司少宠妻无上限     首席来袭:沈少太腹黑     死亡游轮[快穿]     贪他正经又撩人     女村长的透视兵王     英雄联盟大战王者荣耀     一仙之永恒     神级天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