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闹市有远亲。一见弘历转意转意,本来门可罗雀的延禧宫又重新热烈起来,寺人们忙着端火盆,挂宫灯,连床上的幔帐,窗户上的窗纸都换了新的。
延禧宫里的人都不知哪儿去了,就留了魏璎珞一个,孤傲地坐在灯下,都已经半夜半夜了,还在做着绣活。
可他眼巴巴看了半天,魏璎珞只是低头刺绣,看也不看他一眼。
李玉:“皇上放心,主子必然重罚!”
……真是悔啊!他如何就猪油蒙了心,帮那位折腾起令嫔了呢?
弘历呵叱道:“开口!”
屋子里必然很冷,因为她时不时要停下来一会,揉搓一下双手,将略显青紫的手指放到嘴边呵气,等手指规复了些知觉,才重新拿起针线刺绣。
他当然不肯意在部属面前丢脸,但面子首要,里子更首要。
这小寺人一身箭袖马褂,足蹬朝靴,身形娇小,弘历一眼望去,极其陌生,觉得是李玉新带的门徒,便冷冷道:“东西放下,你也出去。”
“顿时就走!主子顿时就走!”吴书来一步一转头,可魏璎珞始终没有昂首看他一眼。
“哎呀,这不是吴总管吗?稀客稀客。”明玉叉着腰过来,“您白叟家今儿如何有空,屈尊降贵来这延禧宫呀?”
“您呢?”魏璎珞悄悄抚摩他的嘴唇,又轻又痒,“皇上就一点儿都不想见嫔妾吗?”
宫里已有了风声,说皇上大怒,要清查外务府刻薄令嫔一事,此时若不告饶,过些日子怕是连告饶的机遇都没有了。
苦或累不成怕,怕就怕魏璎珞要秋后算账。
弘历:“那是朕怕你祸害傅恒?没有半点私心!”
夜,养心殿。
按理来讲,有着绣坊时落下的友情,他就算不帮魏璎珞,也不该落井下石,但实际上呢?他管着外务府,延禧宫里却缺这少那,偶然候热乎饭都吃不上一口。
纯贵妃微微一笑:“太后谬赞,这幅观音像是献给您的礼品,他们又怎敢不经心呢?”
这一夜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一闭上眼,就是她朝手内心呵气的模样,就是她瘦得尖尖的下巴,就是她手里那副观音像。
又有一行人的脚步声进了延禧宫。
太后浅笑着点头,回身叫人将绣像挂起来:“皇上,你也来看看。”
弘历抓住她不循分的手指,抱怨道:“李玉这狗东西,竟敢随便放你出去另有,你这穿得甚么模样,更加不成体统!”
“嗻。”李玉应完,忽问他,“皇上,您既然舍不得令嫔,如何不畴昔见她?”
一个端着火盆子,一个提着琉璃灯。
等了一会,弘历悄悄往窗内看了一眼,见魏璎珞仍在低头刺绣,松了口气。
吃点东西好吗?穿点厚衣服好吗?再不济,将蜡烛点的亮一些好吗?别让朕如许惭愧好吗?
李玉忙双手捂嘴,无辜地看着他。
屋子里烧着无烟炭,纵是夏季,也暖和如春,太后将绣像捧在手里,眼中透暴露毫不粉饰的爱好:“这观音大士端庄可亲,悲天悯人,肌肤又圆融洁净,褶皱衣带也非常立体,绣坊这回倒是下了工夫!”
弘历:“你!”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仍旧,但这类人,还不如一件衣服。
一根乌溜溜的大辫子从右肩垂下,魏璎珞朝他歪头一笑,说不出的娇俏。
如果能将这份友情一向运营下去,他明天就不必忧愁清查一事,而是应当想着要如何更上一层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