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扬锋汉起 > 第一百八十七章浮光点金

我的书架

杨安玄事前拼集了一首应景诗:浮光回折枕淮清,叠叠晴峦翠色冷。松声夜落千年洞,渡头新月小舟横。世人无不赞叹称绝,杨主簿登山诗又多一首佳作。

齐远身后的商贾恋慕地看着杨安玄与齐远并肩先行,若能换得与杨主簿并肩而行,便是捐五百石也值。

“杨主簿,愚也想捐座桥”,“李家庄的门路褴褛泥泞,仆愿是修路”……

浮光山中古树高藤,飞流直下,时见走兽、耳闻鸟鸣,秀美动听。

杨安玄与士族谈笑两句,回身朝商贾行去,对着为首地老者揖礼道:“齐翁,有日不见,一贯可好。“

指了指身边的许靖,杨安玄道:“认捐补葺之事交由这位许录事,你们找他登记告册,按照各地损毁环境认领。”

另一旁地商贾畏畏缩缩,不知是不是该上前与杨主簿见礼,齐齐看向齐远。

杨安玄笑道:“愚与寇仙师是旧识,两年前在大复山凌云峰相遇,相谈甚欢……”

“唉呀”,韩道人惊呼起来,道:“贫道曾听仙师提过此事,莫非杨主簿便是寇仙师所说的阿谁有缘人。”

士族和商贾都抢先恐后地叫唤起来,这等费钱未几立名乡里、泽被后代的机遇可不能错过。

杨安玄冲齐远拱拱手,道:“齐翁一再慷慨解囊,杨某实在感激。在来浮光山的路上,辛记室看到民伕辛苦,说情愿捐纳粟米二十石帮小刘庄的河上建一座桥。”

杨安玄不觉得意地笑道:“诗可娱情却不能治国,就算写再多的诗句也不能让哀鸿填饱肚子。愚从府衙出来,一起见百姓修路挖渠,甚为辛苦。”

韩道人殷勤领着杨安玄等人浏览山中景色,闲谈之际,杨安玄问道:韩道长,此处距嵩山不远,你可曾听闻过寇谦之寇道长?”

不满归不满,没有谁回身拜别,谁都不傻,杨主簿本日邀世人登高赋诗有考校之意,若能得杨主簿赏识征诏入府,岂不一步登天。

右边衣锦披裘,繁华中人,只是脚上地鞋子倒是一黑一白,这是商贾特有的打扮。

“杨主簿放心,仆会亲身前去督造”、“谁敢修出烂路,那便是砸徐家的门面”……

杨安玄道:“无妨,愚与寇天师有一面之缘,愚给他写封信邀他下山讲道,寇天师定会给愚这个薄面。”

回应他的是一片沉默,齐远见冷了场,忙笑道:“杨主簿说的是,老夫愿再捐二百石施助哀鸿。”

官府不消出钱出粮,百姓能获得施助,出赋税之人获得好名声,汝南郡的门路、桥梁获得修复,一举数得,妙不成言。

杨安玄听辛何讲过,每年三月三日玉皇生日,浮光山信众云集,乃至有不远千里前来烧香祈福,此事亦可善加操纵。

韩道人脸现难色,道:“仙师在山中静修,怕是不会等闲下山来。”

齐远见杨安玄专门与他说话,冲动得髯毛颤抖,道:“多谢杨主簿顾虑,老夫能吃能睡,身子骨还算结实。”

杨安玄浅笑不语,风吹衣衿飞舞,一副得道高人模样。

“齐翁,此次赈灾多谢你送来的二百石粟米和两万钱,齐翁急公好义,杨某替汝南百姓谢过了。”

有钱人,杨安玄看了此人一眼,不熟谙。辛何轻声道:“是信阳冯家的人。”

山不高,两刻钟世人便登顶。站在山顶了望淮河,阳光洒在河面,浮灿烂金,不愧浮光之名。

扫看了一眼世人,发明世人的态度跟刚才捐奉香资截然分歧,杨安玄恳声道:“平整官道、开挖沟渠无益于国也无益于民,诸位都是汝南人,也能享遭到这份好处。”

推荐阅读: 这个西游炸天     末世之最强军团     九龙玄帝     他似心火燎原     别那么傲娇     次元登录游戏     她美貌撩人     反转之凯皇他爹     爱有预谋     我本倾城:邪王戏丑妃     夏末还未至     民间奇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