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道:“过的还不错,不过”倒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几人推杯换盏,相互敬酒,喝的好不热烈,在酒场上,赵俣也没有了身份,更何况这是拉拢世人的好机会,赵俣天然不会放过。
柴进带着柴安、洪教头两人出去,跟在赵俣身后。
赵俣见两人了解,捋着髯毛,哈哈一笑,道:“既然了解,那就好办了,请!”说着,迈步进府。
杨志在一旁听着,不免一愣,柴大官人?那不是柴进吗?
吃吃喝喝约有小半个时候,燕王府的一名寺人走了过来,此人是个费事人家的孩子,为了活命,便净身做了寺人,来到燕王府后被赐名赵寿,他在燕王府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了。
赵俣打量着柴进,见他一副好边幅,不由笑道:“柴大官人不必多礼,出去再说。”说着,又先容着:“大官人,这是杨志,江湖人称青面兽。”
燕王赵俣固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官家的一父同胞的兄弟,两人年纪相差又不大,干系比较好,是以柴进就想到了燕王赵俣。
柴家虽说富可敌国,但限于身份,没有权力,一旦遇见强势的、权力极大的赃官贪吏,想要对柴家脱手,那柴家就伤害了。前些日子,柴进的叔父柴皇城派人送来动静,说高唐州的殷天锡窥视他的产业,几度上门前来采办。
赵俣听了,勃然大怒,柴氏固然是前朝皇室,但是与别的朝代分歧,太祖天子早有遗言,要善待柴氏,不成违背。现在竟然有人要对柴家脱手,这是不成忍的。特别是此人竟然海疆高俅有些干系,更让赵俣心中不满,他想了想,道:“柴大官人,此事倒也不难。柴氏有着丹书铁券,高氏就算再有权,也不能一手遮天。”
赵俣闻言,倒是大笑,道:“柴大官人进京,必然是有甚么事情,本王自当亲身驱逐!”说着,站起家来,又道:“杨志,柴大官人在江湖上也是赫赫驰名之人,来,本王为你引见。”
柴进大喜,没有想到燕王如此利落就承诺了事情,当即拱拱手,见礼道:“能有燕王帮手,此事必然能够获得妥当的处理。柴某在此,替叔父多谢燕王仗义相救!”
杨志心中却在暗想,丹书铁券有甚么用?柴皇城还不是被弄死?柴进也差一点死了,那高家的权势,可不差啊。
侍女奉上了香茗以后,三人坐着,赵俣起首扣问起来。
柴进忙道:“王爷,柴某与杨兄有一面之缘。”
柴家是有丹书铁券不假,可身份却非常难堪,前朝的帝胄皇室,能有几家能安然活到老的?柴家能够获得丹书铁券,传承了一百多年,就足见大宋皇室的仁爱了。但是,跟着时候流逝,朝廷逐步败北,有了很多的赃官贪吏,他们手中有权,天然就会作歹。
说着,两人朝着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