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览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何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以是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过秦论(贾谊)(背诵最后三段)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如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但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成同年而语矣;然秦以戋戋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不足年矣;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故比武,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第二册
吾尝整天而思矣,不如斯须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恪守以窥周室,有囊括天下,包举宇内,包括四海之意,兼并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因而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以外。
王曰:“善。”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以后,不时而间进;期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克服于朝廷。
第一册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气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当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呼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觉得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贤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前后,术业有专攻,如是罢了。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