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记得,我就不送你了,路上慢点走。”
闲谈了几句,沐氏就和丁氏告别了,两人坐上马车,车帘还未放下,便看到二姑奶奶出门来,满脸笑容,明显,她劝动了顾家,迫不及待的要将这好动静奉告吏部尚书夫人了。
老夫人一脸笑容,顾涉能升官,沐阳侯府功不成没。
沐振头疼道,“娘舅一时犯胡涂,早朝时把一块红丝砚献给了皇上,皇上用过后,大为夸奖,兴国公和兵部尚书欢畅,向我伸谢,然后很多大臣就晓得我手里头另有,都是来找我要的,北定侯更干脆,直接就来抢了……。”
沐振笑了一声,“进府再说。”
沐振一听,赶紧叮咛管事的道,“从速去安盛斋,有多少红丝石,都从速买返来。”
沐振笑道,“这一次兴国公和兵部尚书收了礼没帮手是功德,今后顾涉在兵部,兵部尚书必定会照顾一二,有好差事也会尽量想着他的。”
甚么都不晓得,话说的就格外轻松。
二姑奶奶一脸难堪,不知所措,“这些事,我都不晓得,吏部尚书夫人也没跟我说,我只当是件小事,我们伯府把茂哥儿接回府养着,就不会再送个女儿去给世子做填房,世子总会另娶的,就一口答允了,现在如何办?”
二姑奶奶一脸震惊,不敢置信。
公然,只听二姑奶奶道,“听尚书夫人说是周表女人受了伤,在义安侯府住了几日,前儿拉着世子的袖子赔罪报歉,刚好被外人瞧见了,周表女人寻死觅活,义安侯夫人没辄,只能逼世子娶她,这不是容澜刚过世,世子就娶新人显得寡情了些,不好登门,托我来讲好话。”
明澜听得一笑,“娘舅要那么多红丝石做甚么?”
直接张嘴的都是有友情的,直接来抢的,那就是过命的友情了,越熟越没那么多端方礼节。
人都是看菜下碟的,大师对待明澜的态度,都是看顾涉的身份和职位,他职位高,明澜才不会被人欺负。
“安盛斋买的,”明澜回道。
只要帮了忙,那就是大情面了,今后有好差事要升迁,吏部尚书必定帮手说好话,平常凑趣都来不及,奉上门的情面如何会不接着?
二姑奶奶见屋子里氛围凝固了,不明白道,“如何了?”
沐阳侯没有理睬她,只看着沐氏道,“你身子还没好,如何返来了。”
沐氏也没有多说,她起了身,将要回沐阳侯府的事奉告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