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讲悟字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巧焉动容,视通万里、在理而妙、意在言外。我念佛第三年,乃成寂然;我念佛第五载,方有所凝虑;我念佛第十个春秋,略有所思;我念佛至二八之数,至今无有动容,知是修行不敷,无有所悟而至罢了。”
而在这九川以内,一面庞大、光滑如镜的峭壁上,闪现出一副气象不凡的光影丹青。丹青上鲜明就是一座迷你形的九川银河奔腾而去,在入海之处九条大川轰然砸落,泥沙俱下的奇景!
此人是一个和尚,法号素真。
……
“祖师有言得佛心者知佛不从外求,却不言这佛心从何所得?道家有三关道心、道尘、道冲,三关过直入大道。佛门亦有佛心曰畴昔心、现在心、将来心三心堪,堪破亦能到达此岸。但不管佛、道,都求的是一个悟字,偏生能悟之人何其少也。”
念珠内里的人仿佛一下子被素真和尚这话勾起了兴趣,当即道:“哦,那你倒是说说,有啥聪明的?”
“多谢徒弟!”余树春重重朝郭茂一拜,脸上闪现出坚毅之色。
但杀力一说取决于小我修为,如果修习《百杀经》的修为更强,那杀力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只是在划一修为下,剑修的杀力还是要强上一点。
道曰:上善若水。徐念真仰观九天银河,手持《上玄经》,一念成真!
“这便是人言事理都懂,讲得剔透,仍然求不得一朝顿悟吧。”
素真和尚不再俯视着老槐树,而是盘腿坐在树下,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宇文破默不出声,持续翻看手上的《班书遗策》,明显是默许了符复的话。
现在,这孤傲了无数光阴的老槐树,多了一个伴随者。这个伴随者是外来人,一身洁白僧衣、一双素布鞋,再加手腕上的一串褐色念珠。
就在两端大妖闭眼之时,符复御空飞来,发挥天魔摄魂大法,将两端八境大妖的灵魂支出囊中。
本来,这一起上,少年余树春所得的机遇就是号称天下杀气最重一门修行功法《百杀经》。传闻,得此经者,修出的一身杀气比之剑仙也毫不减色,独一略逊一筹的要属杀力。
只是没想到这消逝多年的《百杀经》,却呈现在这九川当中,还被余树春所得,化入了余树春体内。
“妄言妄言。你是因为小巧心的启事,才不得不念这些年的经,跟那些俗气老衲不一样。”念珠辩论道。
九川以外,这高悬于天空之上的九川河道,在最西北处轰然落海,澎湃气势下,似要搅动天上星斗将其突入海底。
素真和尚正色道:“徒儿就谈些肤见吧。这十多年来,徒儿念这《百丈清规》,念的多是持戒、忍辱、不辩、执尽、慈和、勤习、无常、至诚、预立、谦恭、稳定、慈悲,但修行至今,徒儿仍然不甚甚解。只觉每次诵念,这大智大慧不过这十二语罢。”
而就在这么一片广袤草原上,独一有一高点极其夺目,它是一颗树,看起来非常浅显的一棵树,也是大千天下平常可见的槐树。
白焰门郭茂和胡燕燕两人恋慕不已,但也没体例豪夺,毕竟《百杀经》认了主,他们再有手腕也没法获得完整《百杀经》了。毕竟,机遇这东西真是择主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