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谁敢跟本官争?谨慎我们御史群起而攻之。”
这群老头多是高官或者宗师一流人物,平时冠冕堂皇,严肃厚重,明天为了顾闻的诗词群情纷繁,闹得跟菜市场普通。
沅飞萱把还捏着孔雀舞的手在空中一抖,眨眼道:“不对,是五十万零叁佰。”
柴不惑又想抢拍,刚筹办举手,文学学府院长陈德祖俄然转头瞪了他一眼:
柴不惑撇撇嘴,点头道:“花五十万买张破草纸,还这么嗨皮,真服了你们。”
“当然这个故事背后有点小费事,不过以大师的身份算不上甚么题目。”
孟鹤然看罢,闭着眼睛设想一回,这才长舒一口气,睁眼道:
“不成能,孟某自五十年前开端编撰《古诗集注》,不敢说阅尽天下诗词,起码能知之*。顾小先生的作品我却向来没见过近似的。”
到前面勋贵少爷们也败退了。附庸风雅固然是风行元素,但是无底限地撒钱,就为了买张破纸的首发权,还是有点不值得。
拿出第二张纸,东郭近明环顾四周,说道:
高缘缘笑道:“不幸人还能随便十几二十万往外抛,这得有多不幸啊?15万”
到最后只剩下两对少女组合还在无穷循环血拼。
“4500,古三省,你们刑部甚么时候‘当仁’过了?还是保藏在我们国子监,给贡生们学习为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这首诗被评为一等,是完整被低估了。依老朽之见,如果作者春秋在40岁一上,让这首诗的身境、表情、意境三境婚配,这首诗能够万世流芳。”
共同着东郭近明的话,刚才还精力奕奕,热烈看得兴高采烈的老头们当即作出各种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委靡不振的形状。
“或许是顾闻生有宿慧?是以表情老成,也未可知。”
一群大老爷们又一起“啊~~~~”了一声。
开首的时候另有几个对戏剧窜改略懂的老年人掺杂。没过几轮,就留下一群除了钱光剩下无聊的勋贵少爷们,和两家少女组合血拼。
倒是一向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沅飞萱,不知是否在梦中练习跳舞,恰好举了一只手起来。
窦十一的阿姨是当今淑妃,高缘缘的四姑祖更是太皇太后。
吴佳音两眼发直,一边打着打盹,一边举着牌子。现在已经不是100,100,而是10000,10000的加码了。
底下看傻了的大小爷们一起“哦~~~~”了一声。
老头们自知失了礼节,各自清算衣冠,放下卷起的衣袖,重新端方入坐。
“依老夫所见,这诗透着蹊跷。那顾闻不过年方16岁,如何会有这等萧索表情?”
“这是谁写的字?字字刀光剑影,杀气腾腾,把这诗的意境都冲淡了。倒霉。”
项三十七隔着十万八千里躺枪。
窦十一一撇嘴:“我就剩下钱了,没有知音也没有情郎,还不成怜?16万”
东郭近明喊道:“筹办好了?1,2,3,砰!”木槌敲下。
东郭近明见这事没个告终。笑道:“各位女人都是女中豪杰,气力薄弱,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这边台下的老先生们明天还要上朝,可支撑不住了。“
“1100”“1200”“1300”…….
“听闻顾闻立下大功,却未得今上恩赏,或许他幼年气盛,心中有所怨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