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路隋行 > 第152章 临榆关失陷

我的书架

杨广赶至露门外,一眼瞥见佩剑站立在门前,带班当值的恰是左监门郎将薛世雄,远远地便翻身下了驴,大步走至近前,亲身和他打号召道:“薛将军,本王有要事入宫面见父皇,请你行个便利,代为通禀一声。”

薛世雄却像是事前晓得杨广要来似的,忙躬身抱拳见礼道:“皇上现在武德殿,王爷直接到武德殿报名求见就是,不必末将通传。”

元胃却只阴沉着脸,摇点头。

卫王杨爽!必然就是他了。

“独孤,临榆关沦陷,你是欲要朕坐视不睬吗?”杨坚减轻了语气,诘责高颖道。

高颖见杨坚曲解了本身的意义,忙躬身见礼,向他讲解道:“臣不敢。方才臣不过是虑及南北两面同开战事,唯恐于朝廷多有倒霉,特地提示皇上罢了。据臣想,突厥结合高宝宁攻陷临榆关,幽州总管阴寿发还的军报当中却无促请朝廷增兵北上之意,多数是阴寿已有退敌良策,此为其一;其二,若论朝廷现布署于北境的兵力,幽州阴寿、并州虞庆则各统军五万,李充、韩僧寿所部加以来也有五六万兵马,兵力并非不敷,皇上与其另择统帅,增兵北上,不如颁下一道诏命,合北境统统兵马,共救临榆关,方为上策;退而言之,臣料突厥此举,大半是欲以此逼摄我朝廷向其服软献贡,题外之意应大于题内,仅就目前来讲,仿佛不宜大动兵戈。”

“明达,依你之见,摄图此回率军攻陷临榆关,意欲何为?”杨坚声色不露地问杨爽道。

杨广闻言实出于不测,顺势看了一眼长孙晟,见他神采凝重,蹙眉不语,不由得心中倒抽了口冷气:本身昨日才被诏准开府建衙,眼瞅着不日即将出镇并州,独当一面,莫非说仅仅过了一夜,父皇就变卦了不成?

杨坚目视杨勇,表示由他来答复。

“皇兄,我方才奉旨回到长安,于朝廷和突厥之间的谈判景象还不甚了然,但据目前看来,突厥欲趁我大隋起始之机,出兵来犯,逼迫朝廷与其让步的企图非常较着。况临榆关地处长城要塞,又是通往辽东的咽喉要道,一旦落于突厥之手,则幽并等地皆无险可据,实已危矣。为今之计,臣弟愿亲率全军,驰援幽并,尽早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临榆关,方可保北境无虞。”杨爽不假思考地答道。

“六叔,兵部是今早四更天接到的幽州总管阴寿发还的六百里驿传,据阴寿报称,沙钵略勾搭北齐旧将高宝宁攻陷临榆关是在七日前。”太子杨勇从袖中取出一份军报,拿在手中,答道。

“皇上,长孙览、元景山已至江陵,八万雄师于皇上昨日于大朝会上宣布伐陈诏命前业已集结结束,此时若再出兵北上,臣只恐南北两线作战,于朝廷多有倒霉呀。还请皇上三思。”高颖听到杨爽一力主张从速出兵,光复临榆关,忙提示杨坚道。

杨广更加感觉惊奇,忍不住问元胃道:“元将军,到底产生了甚么事?”

杨广心中装满了疑问,疾行几步向前,冲杨爽一躬到地,口中说道:“侄儿杨广见过六叔。”

武德殿门外,右卫大将军元胃亲身在殿口处扼守,他看杨广行色仓促地赶来,忙迎上前几步,抬高声音说道:“皇上有旨,王爷来了,不需通传,直接进殿便可。王爷,卫王、高仆射、长孙晟俱已到齐,你快进殿去吧。”

推荐阅读: 三国之烽火连城     诗与刀     女配之五行轮转诀     权少夜宠:吻安,小新娘     带着系统修历史     九零俏佳人     明末修真     全民转职:制卡师开局轮回眼     夙命之江山如画     枕上萌妻:老公,别靠近     带着写轮眼闯异界     金牌嫡女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