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的话虽未几,但每句话点到了关头地点,也引发了与会众台僚的激烈共鸣,当下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劝止杨广切不成切身犯险,前去赴约。
杨广听了李彻这番话后,倒很有些恍然大悟的感受,心中暗想:前时本身的重视力都被雍虞闾的变态之举所误导,聚焦在了西胡小儿安遂迦身上,却底子未曾想过,雍虞闾单身深夜闯进雁门关,实则是为了实施缓兵之计。李彻的见地当真是分歧凡响啊。
眼瞅着杨广的神采变得越来越丢脸起来,张威又唯恐众口一辞的反对之声激愤了这位年仅十三岁的王爷,惹得他一意孤行,忙主动替杨广出主张道:“雍虞闾夜闯并州那晚,下官也在场,确曾听到王爷默许了他提出的以按期会晤来代替签订互不侵犯和谈的体例。尔今突厥既向我收回了聘请,一味地爽约也实属不当。依下官之见,莫不如由王爷指定一名台僚,代表王爷践约前去白道州走上一趟,以免授人以话柄。”
“除了不能失期于人这一条,另有旁的启事吗?”李彻像是成心在给杨广一个向在场世人解释启事的机遇,又仿佛在摸索杨广对出关赴突厥之约一事的真正设法,不动声色地诘问道。
杨广开初听到李彻开口辩驳张威,面前一亮,及至听到他最后说到不如不去的话,目光又变得暗淡了下来,却仍有些心有不甘地问李彻道:“齐安公,你也以为这趟白道州本王去不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