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所过之处,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地盘,实际上全都成了颜均的地盘。这里的兵,是颜均的。这里的官也是颜均的。
归去后,让师爷就这么写。本将军要让朝堂上的大佬,另有永泰帝晓得,本将军是个有仇必报的人。谁敢卡本将军的补给,不给本将军好日子过,本将军就让统统人没好日子过。”
亲兵连连点头,说道:“当然不能让那些人如愿。”
容玉在襄州稳定下来后,开端四周攻占地盘。朝堂军队,竟然没有一支是容玉的敌手。
颜均赶上了这个期间,这个期间必定会留下他的传说。
刘小七当即给永泰帝建言,对那些拖后腿的人毫不能姑息放纵。既然一个个牛鼻子冲天,傲得不可,仿佛天下少了他们就不会转动一样。那就让他们去处所上任职,也好造福一方百姓。恰好现在全部北方都缺人,就让他们去灾区,去战区做处所官。
没有充足的补给,没有充足的兵士,颜均不得不收缩战线,集合战力先剿除草原部落。至于海内烽烟四起,只能等剿除了草原部落以后再谈。
那些反贼,十倍于天灾。他们烧杀劫虐,无恶不作。凡是被他们攻占的县城府城,十室九空,死人成堆。这些人恶贯充斥,凭甚么能够被宽恕?
永泰十二年,颜均带兵深切草原上万里,将草原部落杀了个尸山血海。那些方才崛起的草原部落,几近一个不落的全被颜均灭族。那些权势强大的部落,颜均带兵灭了他们的有生力量,直接将对方打残,再也不敢南下劫夺。
永泰帝感喟一声,“朕也晓得朝堂上乱糟糟一片,谁都不平谁。提及来朕是天子,但是很多时候,朕也要对朝臣让步。朕不会虐待功臣,但是颜均公开抗旨,他就是不给朕面子。难怪朝堂上都在弹劾他,说他放肆放肆。”
西北胡匪帮的头领就是容玉。
亲兵领命而去。
紧接着永泰帝哈哈大笑起来,“这个主张不错。既然那么喜好说,那就去处所上教养百姓,停歇战乱。”
内侍咬牙切齿地说道:“大将军,你会悔怨的。”
现在颜均就在西北,多好的机遇啊。从速弹劾颜均,将颜均弄下来,换别人掌西北军。
实在深层次的启事,一是西州军总兵在朝中有人,走的也是内阁的门路。二是有人不想让西北军在北方一家独大。保下西州军,目标就是为了管束西北军。
可惜老天爷不肯开眼,北方大地持续干旱,南边地区也不承平。跟着北方烽火逼近,南边民气机动,妖孽频出,邪教横行。
颜均从草原携胜返来,现在朝堂将平叛的重担全都放在颜均的肩膀上。就等着颜均大展威风,将乱贼一扫洁净。
颜均一边裁军,一边练军,同时还要存眷容玉的动静。
永泰帝想不明白,也很愤恚。擦掉嘴角的血迹,当即下旨正法背叛将领的家人,五服以内全数放逐西北,到西北军军前效力。
这是颜均最大的优势,也是颜均不如颜宓的处所。当年颜宓从文,从翰林院一步步往上爬,最后当上三品大员,户部左侍郎。接着弃文从武,带兵出征。
这一桩桩,一条条,满是颜均的罪名。这些事情换了别人,早就死了八百遍,而颜均到现在还好好的活着,还领着西北军四周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