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又把天子内经看了两遍,背熟了隋子峰条记上写的必背段落时,就到了平郡王妃寿诞的好日子。
她偷眼打量了一上面前两个少年,励行身材颀长,肤色却偏黑些,配上不甚浓厚的五官,倒显得浑厚,二少爷奎行描述就透着些畏缩,因三夫人杨氏膝下只要一个女孩,故而将姨娘所出的奎行寄养在膝下,可看模样杨氏就没熄了生养嫡子的动机,对奎行并不上心,而三老爷徐兆宽,多数是忙于公事没多少时候教诲儿子。
老太太便不再多言,由小辈儿们扶着上了马车,便见四房姗姗赶来。
用锦心的话儿,二女人如何的打扮的跟个丫环似的。
四太太穿了件对襟滚一尺绛云纹边长褙子,内里一件浅肉桂粉竖领长袄,下穿一条绿色泥金马面裙,本是颇艳俗的打扮,幸亏她发髻上簪了一色翡翠绿宝金饰,戴了一对翡翠凤尾玛瑙流苏耳坠子,倒也相得益彰。
静绮则绾了个单环髻,围戴一圈鎏金银嵌宝璎珞,余发以翠玉宝结束辫垂在身背后,身着象牙红色内搭暗纹长袄外罩大红撒花苏绣长坎肩,下着月白羊肠裙,腰带上一条翠玉丝绦,束着玉压裙,虽显得她身材窈窕,和顺敬爱,却有些……
静和有些想不通了,她总感觉姚氏不会那么慈悲美意想要为铃儿寻个公爵侯爵府上的嫡子为夫婿,毕竟姚铃儿的娘家在那边摆着,外头又没有甚么了不得的贤名,若只是嫁个不得力的庶子,对姚氏另有甚么用?
二人一左一右奉侍着老太君出了垂花门,只见两个锦衣华服的少年迎了上来,恰是四房的大爷励行、三房庶出的二爷奎行,二人一同请了安。
徐老太太暖和地让他们起家,又问励行:“你娘呢?”
励行已满十三,搬到外院,老太太怕他孤傲,叫年届十一岁的奎行一道搬了出去,兄弟俩一道读书,故而静和不常见这二人,纵使见了,也不过是仓促一面就又别过。
锦心说到这些话微微皱了皱鼻子,持续说道:“幸亏太子爷给四皇子讨情,又亲身出面摒挡了那性命官司,如此方相安无事。这以后有人传出些闲话来,说四皇子并非皇后娘娘所出,而是皇后娘娘身边一个卑贱的婢女,皇后娘娘怜悯,才抱在身边养的如此,这位皇子早由皇后娘娘定下了云州多数督茂国公家的嫡孙女,眼下尚未行大婚礼。
静婉穿了件橘色泥金对襟褙子,淡蓝襦裙,腮上点了胭脂,芳华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