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村头,李汝舟先跳下车,伸手挑起帘子,等着采薇。
李汝舟却甩给她一副哀怨的神情,转过甚去,再也不吭声了。
“嗯,有劳你了。”李汝舟背动手头前走着,嘴里却叮咛,“你去探听探听买几百只小鸡苗返来。”
采薇扯唇笑了。
身后跟着的一个妇人,穿戴粗布衣裳,浆洗地整齐洁净。
采薇愣了下,对于他这密切的行动非常不适,就仰着头傻傻地看着他。
李汝舟就有些讪讪地缩回击,头前带路进了村庄。
按说,从李家村到镇上十几里山路,坐马车也就一个多时候。就算又到这村里,也不至于这么半天还回不去啊?
她惊奇地挑开帘子,看着李汝舟坐在车辕上那闲适的背影,问道,“这是哪儿呀?如何还没到家?”
她是个路痴,天生不认路的,这会子也发觉到不对劲了。
这一家可比不得李汝舟家,鸡蛋她不能要。
李汝舟笑着摆摆手,侧身闪过,把采薇往前拉了拉,“见过穆女人。”
李汝舟看着她微微一笑,情不自禁伸脱手来,点了下她的鼻子,“你可不就是头小猪?”
“快了,别急。”李汝舟转头冲他一笑,温和的光芒打在他的侧脸上,笑容暖暖的。
采薇不由乐了,“你又不是她夫君,你煎熬个甚么劲儿?”
采薇含笑看着他,答曰,“你觉得我是猪啊?不太小憩一阵罢了。”
日影西斜,夕照的余晖透过班驳的树影,撒在车帘上。
采薇惊奇,“就连你媳妇也不可?”
李汝舟一边走一边说,“我在镇上开了一家药铺,叫‘起死阁’,穆女人就是那儿的坐堂大夫。”
这小我,油嘴滑舌的,却又不招人厌。
李汝舟坐在车辕上,头也不回,只是感喟,“你那里晓得?我在外甲等着都快煎熬死了。”
庄头婆娘和儿子媳妇也恭维了一番,只是看采薇的眼神都有些意味深长。
采薇一起愁闷地看着他的后脑勺发楞。
走了半天,天气都暗下来,采薇也没看到李家村。
庄头一脸切磋地看着采薇,不知这位穆女人何许人。
倦鸟归林,牧童骑牛返来。朝霞映着袅袅炊烟,如同一幅美好的山川画。
李汝舟被她噎得涨红脸,白她一眼,“我还没媳妇呢。”
她又不是这庄子的主子,可不能大喇喇地回礼。
背面还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和年青妇人,想是庄头的儿子儿媳。
她就在颠簸中,渐渐地睡畴昔。
李汝舟一声不吭脚下生风地硬把她拉到车上,采薇上了车,甩开他的手,不解地瞪他,“好端端地你见鬼一样,跑这么快做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