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岚熙唤下人来撤去碗碟,在侧厅放了几样小食清酒,顾清玄与江河川已喝至微醺尚不纵情,又转至侧厅半倚在靠榻持续对饮。沈岚熙出了正堂,只留两位老友互诉衷肠。
顾清风正要答复,顾清桓先回道:“好……好多了,弦歌挂记了,江伯父也无需担忧,父亲只是小恙,已安然如常。”
江河川在笺上写的是“家有淑女,佳婿难成。平生所愿,之子于归。”
江弦歌哑然无语,转过甚去,故作不知。
前院的兄弟二人还在说剑,顾清风拔剑出鞘,用心向顾清桓比划了几招,顾清桓直被他闹得左逃右蹿,连连叫停。
听闻此言,顾清桓马上正了身形,转头望去,先见出言互助之人――江弦歌,报以浅笑,继而与顾清风一齐上前相迎,向走在最火线的江河川见礼:“见过江伯父。”
“看尽长安花?”江弦歌瞥了一眼顾清桓的笺条,迷惑地念叨:“清桓为何本日写这一句?是想早及东风对劲之日,还是想效仿花花公子哥的不羁败行?”
下人们已拆下了府门口的旧灯,院内长桌上放着新灯,这些灯笼都是沈岚熙亲手制成,分歧于普通的纸灯,灯罩用的是蝉翼普通薄稀透辟却实为上等珍品的锦帛,顾家人一贯崇简,如许的灯笼算是豪侈,何如是沈岚熙选制,顾清玄天然不会介怀,还连连夸奖夫人技艺精美。
江河川点头笑叹:“不不,嫂夫人此言差矣,长安城内就是有一家,我如何盼都没能盼到他家的聘礼抬进我江月楼。”
沈岚熙将他纸上的字看得逼真,笑道:“河川真是会谈笑,弦歌如此妙人淑女,长安城内的大师王谢有哪个没有往你江月楼抬过聘礼以求佳媳?你另有何嫁女之忧?”
两兄弟正笑话间,影壁以后又走出去数人,一个声音传来,娓娓动听:“清风你莫笑话你二哥,这舞刀弄枪并非他之所长,但你能够写出如他普通的斑斓诗文?”
沈岚熙拭去眼角泪水,扶起她:“不……清宁,错的是我和你父亲……当年为了攀附卢家给你定了这门婚事……不想竟毁你至此……”
沈岚熙只觉耳边一阵轰鸣,捂住了心口难以喘气,不敢置信地瞪着女儿。顾清宁心神大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顾清桓还没有缓过神来,好不狼狈,也拿这个弟弟无可何如,只能由他嬉闹,不作辩论。
江河川一贯的乐呵模样,与两个后生谈笑了几句。顾清风打趣地抱怨江弦歌偏疼互助于顾清桓,她只是含笑泯之,体贴道:“听父亲说顾伯父迩来抱恙,不知可好些了?”
见她如此体贴,顾清桓非常可喜,自傲一笑,回道:“弦歌,无需担忧,文章招考我还是有些掌控的,只待揭榜之日便好。”
江弦歌淡笑点头,上马车坐入车篷,行动间,水袖轻摆,一卷残笺无声飘落。
顾清玄得知老友已到就也利索地出了主屋,顾家母女两也到了正堂。顾氏佳耦落座,先由江弦歌向他们敬茶叙礼,后由顾家三姐弟顺次向江河川敬茶贺岁,一如往年,礼数全面而情义不怠,正堂内虽只要两家人却也其乐融融,加上顾清风的玩皮逗乐,席间总笑语不竭,合是最密切的一家团聚,共道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