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对人说梦,说听皆痴。
莫翁见他如此,要寻个医人来医治他,只见门前有一个双丫髻的道人走将来,一称善治人间恍忽之症。莫翁接到厅上,教莫继出来相见。元来恰是昔日传与真言的阿谁道人,见了莫继道:“你梦还未醒么?”莫继道:“师父,你前者教我真言,我未曾忘了。只是前日念了,夜夜受用。厥后因夜里好处多,应着日里歹处,一程儿不敢念,便再没欢愉的梦了。现在就念煞也无用了,不知何故。”道人道:“我这五字真言,乃是主夜神咒。《华严经》云:‘善财孺子参善知识,至阎浮提摩竭提国迦毗罗城,见主夜神名曰婆珊婆演底。神言:我得菩萨破统统生痴暗法,光亮摆脱。’以是持念百遍,能生欢乐之梦。前见汝忧?不过,故使汝梦中欢愉。汝本白天要享丰富,晚间宜受可骇,此乃必然之理。人间有好必有歉,有繁华必有消歇,汝前日梦中岂不见过了么?”奠继言下大悟,倒身下拜道:“师父,弟子现在晓得世上没有十全的事,要那繁华无干,总来与我前日封侯拜将普通,不如跟的师父削发去罢!”道人道:“吾乃南华老仙漆园中高足弟子。老仙道汝有道骨,特遣我来度汝的。汝既见了境头,宜早早回顾。”莫继遂是长是短述与莫翁、莫姥。两人见是真仙来度他,不好相留。况他身子去了,遗下了无数金银,两人尽好受用,有何不成?只得听他自行。莫继随也披头发,挽做两丫髻,跟着道人云游去了。厥后不知所终,想必成仙了道去了。看官不信,只看《南华真经》有吐一段囤果。话本说彻,权作散场。
若果夜间繁华,只算半世贫困。
话说春秋时鲁国曹州有座南华山,是宋国商丘小蒙城庄子休流寓来此,隐居著书得道成仙之处。先人称庄子为南华老仙,所著书就名为《南华经》,皆因吐起。彼时山畔有一农家翁,姓莫名广,专以耕作为业。家有肥田数十亩,耕牛数头,事情农夫数人。茆檐草屋,衣食丰足,算做山边一个土财主。他并无子嗣,与农户老姥伉俪两个早夜算计考虑,不过只是种田锄地、养牛牧猪之事。有几句诗单道农家翁的行动:
一耕不本身,再耕还独立。
电光石火梦中身,白马红缨衫色新。
况是梦中游乐地,何妨一觉睡千年!
春晚喧喧布谷鸣,春云霭霭檐溜滴。
呼童载犁躬负锄,手牵黄犊头戴笠。
如鱼饮水,冷暖自如。
厥后宋人偏对劲,一班道学自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