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闷着头神采阴晴不定,久久不语,这时,长孙尉迟二人对视一眼,继而皆是下座,撩衣便拜,直进言道:“望秦王早做定夺”。
“秦王,成者为王败者寇,待秦王御极天下,大唐昌隆,此乃末节耳,大丈夫何必介怀。此时此地,又怎能有妇人之仁”。尉迟恭也是豁出去了,直顶着李世民的面儿吼,说罢直捶胸顿足,一句妇人之仁爆吼出来,直吼得长孙无忌脸上一颤颤的,妈的,尉迟老黑,你悠着点,别过分了,万一搞毛了,别怪我不义气了。
很久,只见尉迟恭悲天悯人的深深一叹,“秦王,得你大恩,尉迟恭得以活命,身居要职,高官厚禄,灿烂门楣,俺老黑这一条命便系在你剑上了,剑锋所指,便是刀山火海,某尉迟恭毫不皱眉,但是若要像现在这般,让某家引颈受戮,摊手受死,某不甘心,此非豪杰所为。既如此,请准某辞去流亡,某想,无忌亦欲同往,事乃至此,何去何从,请秦王定夺”。
如此仁厚仁义的人,你如果说他对家庭狠辣,那就有点说不畴昔了,实际上,李二对他的家庭更是心疼之至,与长孙无垢平生恩爱自不消说,而他对儿子也是各式放纵的,汗青上单是三个嫡子就是万般宠嬖,李承乾自小含着金钥匙,李泰小瘦子也是圣宠不竭,办那些崇文馆收拢士子就是李世民对他的放纵,而小稚奴李治出世便封晋王,要晓得晋是山西太原之地,那但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其他庶子也是犒赏颇厚,如吴王李恪。但是李世民心疼规心疼,他就是不会教诲,固然他很优良,文武双全的,但是教儿子那是大大的失利者,不然也不会有一批批的前仆后继的造反夺权的了。
“秦王,祸在斯须,乃至危急存亡之际,不能在踌躇了,早做定夺,不然……”。长孙无忌也是急眼了,直瞪眼说道,其声厉厉,其情凄凄。
很久,又是起家扶起两位亲信,直哑声问道:“真到了那一步吗?”
尉迟恭振聋发聩的对着李世民吼着,直吓的长孙无垢眼皮子直颤抖,这尉迟老黑这么短长,跟二郎,还真是一顶一的亲信亲信啊。
但是李世民还是踌躇不决,这点困扰他很多年了,不成否定,李世民是一个仁厚的君主,不管是面对百姓,还是对于部下,即位后更是宠遇他的小弟们,建国公爵一大堆,更没有那种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事儿。
当下里也是一脸悲戚,直撩衣便拜了,“二郎,若真如此,请恕辅机无能了,我亦拜别,只是苦了观音婢了”。说罢便是眼眶通红,一脸苦痛之色。
李世民也是被吼得振聋发聩,倒是没有活力的,毕竟亲信就是亲信,是掏心置腹之人。
186.定夺(一)
这时,尉迟恭又是眼睛珠子一瞪,吃紧道:“秦王,大家都怕死,都不想死,而我等天策府众豪杰都是甘心为秦王效死,死都不惧,这是天意如此的,现在大师豁出命要跟着您干大事,不能违背天意,如果踌躇不竭,只会遭殃的。”
尉迟恭见了李世民还在那儿阴晴不定,当即却又是淡定坐下了,沉着脸不发一言,直自顾自的倒了一杯果酒喝了,非常感慨,喝罢悄悄将杯子放下,搞得李二和长孙无忌内心直打鼓,这黑厮是怎的了。
“但是,但是这是骨肉兄弟,血脉嫡亲啊,辅机,如此一来,天下之大,可有我李世民容身之地?士农工商,天下百姓,无人不将唾我面,戳我骨啊,青史万年也将臭名永存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