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年这一来一回,热糕也稍稍放凉了些,他把手中月季花一瓣瓣洗好,用剪刀剪做小片,零散地点缀在糕点上,对劲地赏识了半晌,便取来刀在冷水中一过,快手反正几刀下去。
青衣蜜斯又问:“此去夏京另有多少日程?”
这会子日头也大了,余锦年正捧着杯冷竹茶,窝在柜台背面算账,却见两趟马车停在了自家店前。
余锦年发笑:“如何刚睡醒就想着吃花瓣了?”他摘下一片娇粉的花瓣,递到馋嘴的穗穗嘴边,“你尝尝?”
这一梦搅得余锦年浑身怠倦,天刚漏了白,他便满面倦容地醒了过来,睁着眼听窗外公鸡鸣了三次,才勉强地打起精力,用冷水盥洗后,忙拐进厨房和面烧水,单独筹办一天的面食谋生。自打徐二娘病了,店里支出垂垂抵不上药钱,之前的跑堂小二只能辞了,是以这里里外外都只残剩锦年一个劳力可用。
余锦年从门缝里看她睡熟了,低笑道:“还是小丫头,真好骗。”说罢将门缝关牢,又不由郁郁起来。穗穗是好骗,可余锦年却骗不了本身,即使他上一世师从岐黄名医,却也对徐二娘的病症一筹莫展。
据穗穗说,二娘起先还只是腹痛闷胀,因只是三不五时地发作一回,也便没当回事,疼时只本身熬些软烂好克化的粥吃一吃。厥后腹痛愈来愈频繁,身材也敏捷地肥胖了下去,这才令人去请了大夫,大夫看过后有说是胃脘痛的,有说是痞满的,乃至另有不知打哪儿请来的巫医,说二娘是被小人下了肠穿肚烂蛊……总之说法众口不一,汤水药丸吃了很多,人反几次复却不见得好。
余锦年抿唇笑着,也不与人辩论。
余锦年另热了锅,将一小袋黑芝麻倒出来翻炒,没个多会儿,芝麻里的水分便烤干了,粒粒乌黑小巧的芝麻在锅底抢先恐后地腾跃着,披收回浓烈香气,他站在锅旁狠狠吸了一大口香气,感慨到怪不得说“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这香味仅是闻闻便感觉身姿飘盈,更何论日日蚀用,真是能长生不老也说不定呢。
“莹儿。”那青衣蜜斯抬了昂首,终究出声,“是你非要来,既是来了,便不要多嘴。”
背面的丫头回道:“如果赶得快些,约莫另有半月,应能来得及赶上青鸾诗会。只是不知……本年的诗会,那位公子会不会出场?”她说着,脸上暴露些神驰,“传闻那位飘然出尘,风韵出色,不晓得是不是真的?”
荷香立即捂着嘴噤了声,笑躲到一边去了。
余锦年也讪讪而笑,这里的笔墨近似于华国的古篆体,但在余锦年眼里还是笔划繁复,难以了解。他这具身材自四岁跟着堂叔一家起,便再也没上过书院,现在余锦年认得的字一些是原身父亲没去时教的简朴字儿,另有一些是他穿来后自个儿七零八落学来的,连猜带蒙,数来数去,也就是那些算账常用的数字和一些生果蔬菜名儿。徐二娘倒会写字,但是她精力不好,不能劳烦她,至于书院……他没时候也上不起,以是时至本日,他还是和半个文盲没两样。
余锦年点头称是:“不过是取个好听的名儿,吃着也欢畅不是。”
前堂的门客只见少年快步跑出了店门,叫都叫不该,正迷惑间却又见他翘着嘴角走返来了,手里还采的一支月季,鲜艳欲滴。正巧穗穗也睡醒了,循着香味找进后厨,正瞧见小年哥在洗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