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散方见《胀满》。加减详《三字经》注。

按∶以上诸法,与《内经》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一节,揆脉证而择用,甚验。张石顽《医通》载之甚详,但古调不弹久矣!余新悟出一方,有泻心之意。上可消痞,下可止泻。肠热胃寒,能分走而各尽其长。非有他方,即伤寒厥阴条之乌梅丸也,屡用屡验。

补骨脂(四两,酒炒) 肉豆蔻(面煨,去油) 吴茱萸(泡) 五味(炒,各二两)用红枣五两,生姜五两,同煮。去姜,将枣去皮核捣烂为丸,如桐子大。每日五更服三钱,临卧服三钱,米汤下。加白术、附子、罂粟、人参更效。

防己 桂枝 黄 (各三钱) 茯苓(六钱) 炙草(一钱)水三杯,煎八分服,日夜作三服。

真武汤(仲景) 镇水逆,定痰喘之神剂。

六君子汤 此方为补脾健胃、祛痰进食之通剂,百病皆以此方收功。

白芍 当归(各二钱半) 黄连 黄芩(各一钱二分) 桂(四分) 槟榔(一钱) 木香(六分) 甘草(四分) 大黄(一钱,虚人不消) 浓朴(一钱,炙) 枳壳(一钱) 青皮(五分)水二杯,煎八分,温服。小便倒霉,加滑石、泽泻;滞涩难出,虚者,倍归、芍,实者,倍大黄;红痢,加川芎、桃仁。

大半夏汤(《金匮》) 治反胃。

苏子降气汤 治上盛下虚,气喘等证。

柴胡(四钱) 半夏(二钱) 黄芩 炙草(各一钱五分) 干姜(一钱) 五味子(八分)水二杯半,煎一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温服,一日二服。

胃苓散 消胀行水。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研末,每服三钱,井花水下,或灯草汤下。

赤小豆散(《金匮》) 治先血后便为近血。

苍术(一钱五分,炒) 白术 浓朴(各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 陈皮 泽泻 猪苓(各一钱五分)炙草(七分) 茯苓(四钱)加生姜五片,水三杯,煎八分服。去桂、草,以煨半熟蒜头捣为丸。陈米汤下三四钱,一日两服更妙。

亲信痛胸痹方

人参(二钱) 半夏(四钱,俗用明矾制者不成用,只用姜水浸二日,一日一换。净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摅起蒸熟,晒干切片用)长流水入蜜扬二百四十遍,取三杯半,煎七分服。

风水

三一承气汤大黄 芒硝 甘草 浓朴 枳实(各一钱)水二杯,煎八分服。按此方太峻,姑存之以备参考。

黑锡丹 治脾肾虚冷,上实下虚,奔豚,五种水气,中风痰潮危急。

苍术 浓朴(炒) 陈皮(各二钱) 甘草(一钱)加生姜五片,水二杯,煎八分服。肉积,加山查;面积,加麦芽、莱菔子;谷积,加谷芽;酒积,加葛根、砂仁。

川椒(二钱,微炒出汗) 干姜(四钱) 人参(三钱)水二钟,煎一钟,去滓,入胶饴四钱,煎取八分,温服。如一炊顷,可食热粥半碗。

疟疾方

小柴胡汤 统统疟病俱治。

清暑益气汤(东垣)炙 (一钱五分) 人参 白术 苍术 青皮 陈皮 麦冬 猪苓 黄柏(各五分) 干葛泽泻(各二钱) 神曲(八分) 炙草 五味(各三分) 升麻(三分) 归身(三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杯,煎七分服。

推荐阅读: 嫁娇女     网游之白帝无双     命运天平     大宋游侠     情涩年代     我的分身会穿越     特权神豪     封弊师     绯闻鲜妻:男神在上我在下     宁为长生[重生]     求生     毒妃来袭:邪魅冷王拐回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