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 第6章 根本所在
一样,忧患心机和悲观态度,也是一个互补布局。忧患是底色,悲观是神采,正如希腊艺术气质的背后,实在是科学精力。它们对峙同一,相辅相成,缺一不成,共同塑造着一个巨大民族的精力风采。
埃及中心集权的时候最早,比西周建立国度联盟都早了两千年,比秦汉建立集权帝国则早了两千八百多年。公元前3100年,纳尔迈(美尼斯)兼并高低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当然,这件事跟周革殷命并不完整不异。周人是小鱼吃了大鱼,纳尔迈则是把两条鱼并在了一起。但碰到的题目是一样的,那就是如何安宁民气,稳固政权。
没错,中原民族也有理性,但不是科学理性,而是品德理性或伦理理性。这类理性以为,人类天然地就是“群体的存在物”。群体是先于个别的,也是高于个别的。没有群体就没有个别,就算存在也没有代价。个别存在的代价、意义和任务,就是在群体中找到本身的位置,并恪守本分,作出进献。是以,面对别人,要禁止本身,叫“克己复礼”;面对本身,则要融入个人,叫“嫡亲之乐”。
如许一来,也就不难了解“艺术精力”。实际上,艺术就是“以最奇特的情势,传达最共同的感情”。情势奇特,就惹人入胜;感情共同,就引发共鸣。共鸣,就心心相印,就息息相通,就连合和睦,就同心同德。
传闻,周公摄政一共七年。头三年停歇兵变,第四年封建诸侯,第五年修建成周,第六年制礼作乐,第七年还政成王。礼乐轨制,是他最后的作品。
是的,没有能够。因为圣是人,不是神。贤人崇拜是人的崇拜,不是神的崇拜。何况周人之以是要圣,就因为不想要神。是以,我们不成能产生真正的宗教,哪怕人神共处,或者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难怪德尔图良大主教说:正因为荒诞,我才信奉。[5]
但,我们民族又是悲观的。我们信赖“天遂人愿”,信赖“善恶有报”,信赖“事在报酬”,信赖“事情再坏也坏不到那里去”,即便有了好事也“焉知非福”。是以,我们“不改其乐”,哪怕“苦中取乐”,也总归“乐在此中”。
西方是个别认识,中华是群体认识。
实际上,事事体贴也好,匹夫有责也罢,我们最担忧的就是群的崩溃。是以中国人的忧患不是忧天,而是“上忧其君下忧其民”。同时也悲观,信赖“天不会塌下来”,也不能塌下来。天是“人之父母”,如果塌了,奈百姓何?
延绵不断的是中汉文明,起死复生的则是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固然不复存在,却“人虽亡而政不息”,反倒波澜壮阔地生长为西方文明。与此同时,伊斯兰文明后发制人,勃然崛起,囊括环球。不难瞻望,未来天下恐怕将只能是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汉文明唱配角。
题目是,何故如此?
这就是“人本精力”。
这是典范的合用主义和经历主义。
这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明显,我们的忧与乐,都是群体和群体性的。是啊,想那天下本来属于圣上,它的兴亡干我等草民屁事,为甚么要事事体贴?只因为家国一旦灭亡,就没了安身立命之本,也就会累累如丧家之犬,惶惑然不成整天,这秀士命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