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筠又翻看太子起居注,发明他近半年常去卫良娣那边,此前虽有些偏倚,倒也算是雨露均沾。
阳筠内心很不是滋味,将郑氏的记档丢在一边,再去看两位良娣的。
大婚那日阳筠虽盖着盖头,以后却来回过一次,模糊能记得东宫前面的格式。传闻是仿造皇宫建的,只是建制范围小了一些。
再往北是甚么,阳筠就不晓得了,这几日|她不过就在四周走过几次罢了。
这景象典簿哪能不懂,拖着腔说了句:“咱家方才得脸,陪着太子妃殿下身边的坠儿女人去了司礼院要记档。”
“太子妃殿下放心,只是太子殿下怕卫娘娘仍旧吃睡不好,教奴婢来传个话,安安卫娘娘的心。”
卫良娣名书勤,四月初二生辰,年仅十六,半年前嫁给太子,填了另一个良娣的缺。其父是户部侍郎卫懋功,卫懋功无子,另有一长女嫁安北侯世子为嫡室。
才走到门口,就见卫良娣身边的掌事女官秀橘笑着送一个内侍出门。阳筠看那内侍的衣服,仿佛是从六品的。其别人倒是认得他,虽都站在阳筠身后,却七嘴八舌地扣问内侍和秀橘,探听卫良娣是否有何不当。
陈良娣名青,本年二十一,仲春二旬日生辰,六年前嫁入东宫为良娣,乃太子少保陈闶长女。陈青家有二兄,都在军中任职。
太子武承肃与阳筱一样,都是冬月生辰,只是阳筱初六生日,太子是初二生日。年底将满二十三的武承肃于十七岁时大婚,娶的是小他两岁的定国公嫡孙女郑氏,那郑氏却在三年前溺水死了。
印儿已将其他女眷的记档按品级及家世分了两份,一份是阳筠需求看的,另一份是留着今后渐渐看的。阳筠只将需求看的看了不到一半,不免感觉头疼,将记档丢在一旁,饭也懒得吃,直接歇中觉去了。
夏季天热,很多人在屋子里呆不住,出来树底下乘凉的。段良媛见阳筠在,一边叮咛侍女归去拿梅子茶,一面往阳筠这边来。
段良媛低声对阳筠道:
早晨就传来了武承肃宿在宜秋宫的事,印儿皱着眉,坠儿神采严厉,珠儿似懂非懂的,钏儿则直接说了句:“这甚么意义嘛!”
“此人是太子殿下身边常随,名唤姜华。”
大家记档不过是每人一两张纸,倒非常简练明白。阳筠挑了几份出来详看,余下的印儿自去分类。
众内侍当即谄笑着阿谀典簿,说他“福泽厚”“有脸面”之类的话,典簿笑着说让大家做好本身的事,便让散开了,有几个聪明的凑在典簿身边多说了一会才走。
花圃中坐落着的便是后宫诸人的寝殿,都是多人同在一殿,分了主次罢了。阳筠懒得挨个儿看,探听了姚良媛住丽正殿,徐昭训住右春坊,略辨认了方向,便只在花圃里乘凉。
看着倒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处所,仆人不说是仙风道骨,也该是超凡脱俗的。阳筠赏识着风景,心中非常不觉得然。
京兆尹段盛槐独女、尚无子嗣的段良媛,腊月初平生日,年十九。
醒来后,阳筠单单看了太子正妃郑氏的出身记档,深思了很久,余下的并没碰,教印儿先都收好,说要四周去逛逛。印儿将记档交给坠儿,叮嘱了一句“别弄乱了挨次”,带了珠儿陪阳筠出去逛东宫。
阳筠“噗哧”一笑,道:
尚无子嗣的仇良媛,恰是严仲麟老婆仇氏胞弟之女,仲春初三生日,年十八,父吏部文选司正四品郎中仇峥。仇良媛也有一胞弟,年仅十五,记档上写尚未婚配,也不知是更新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