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满心想的都是阳楌之死与阳筠的活路。
这让武承训感觉非常奇特。
何况他远不及武承思,即便派了他也无用。
看这几日军中的群情,可不就是一个兵不血刃的体例?
如此一来,燕国颠覆,临水不保,姐姐怕也伤害了。
以后几日两军相安无事。
如此的谈吐一传十,十传百,瞬息便传遍了临水。不到一月,大燕国高低也就都晓得了。
周绎那边她倒是放心,想来是会回护姐姐全面,周道昭却难等闲放了她们,也不知现在的周绎是否斗得过周道昭。
武承训才刚嘲笑一声,脸便僵住了。
对武承思,百姓大多可惜;对毫无干系的阳楌,他们却更觉伤感。
正胡思乱想,忽听外头有些动静,因无婢女叫门,她便干脆当作听不见。次日一早得知乃因宁王夜里酒醒,闻听马氏沉痾不起,又折腾了医官来瞧一回。
阳筱便也不再多问,跟着往正房去。及到了房中,她便守在马氏身边。
武承思之死,一定不是上天抨击。
高阳国主都投了魏国,东宫里的“天女娘娘”可另有效处?会不会因杀了阳楌,燕国事以惹上天怒,扳连他们这些百姓都跟着受罚呢?
但是人已经到了牧野,又顶着个督军的名头,再想归去也是晚了。
虽屡得惠王赞美,此时已在阵前,又有这很多将军在,武承训又不是不知天高地厚,那里敢等闲开口?他只阐发了最粗浅的一些事理,又谦善道本身不过是个督军,“于兵法只知外相,在布阵更无经历”,也便乱来过了。
马氏夙来是个腐败的,现在儿子出征便大病不起,想来不止是担忧之故,这武承训怕是回不来了。
连承思都死了,他的了局又将如何?
他正为夙愿得偿而光荣呢!
对于武承训领兵出征一事,阳筱涓滴不放在心上。
“已经派人去请了。”
阳筱苦笑半晌,泪一向簌簌地往下落,她却不肯哭出声来。
出乎他料想的是,惠王竟主动扣问他有何观点。
燕军本来民气不稳,偏惠王为主帅,他来督军,两小我一个不如一个,那里压得住这些兵士?
武承训在往牧野行去,涓滴不知家中乱作一团。
阳筱悄悄咬了咬牙,脸上不露声色,仍旧往正房去顾问马氏去了。
凭他甚么好战略,还能兵不血刃不成?
惠王也不逼他,仿佛只为了给他个露脸的机遇罢了,待承训说完,还是与众将领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