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武承肃也作此想,可与萧长经比起来,他更顾忌的倒是周道昭。
&nb见阳筠蹙眉,武承肃怕她多思,忙说了句“多思无益,当谋事起”,便揭过这话不提,转而提及武承训与阳筱的婚事来。
&nb圣旨颁了下去,燕国境内虽毁誉参半,多数却还是感念武岳仁慈的。
&nb“临水倒还安生,”武承肃神采稍缓,锁着的眉头却未翻开,“四周的城乡并邻近的几个属国我也有留意,均遣人去探查了一番,倒也没传闻有异,只是……”
&nb阳筠回到东宫,将钱皇后心不在焉的模样跟武承肃说了,武承肃却只是点了点头,对钱氏的态度仿佛并不在乎。
&nb“现在已过一月,外头可有甚么不当么?”阳筠问道。
&nb彼时魏国盗匪才刚搅刮风波,这浪尚未溅到东宫的墙根儿上,只是临水城内对圣旨有褒有贬,便足以让武承肃忧心。
&nb与魏国相邻的几个属国也放出了很多有罪之人,只是境内仍然安静。
&nb那些为暴徒所犯的人家,对圣旨唯有怨念不满。
&nb至于未受犯人所害的,天然并不体贴放出来的是些甚么人,只传闻是大赦天下,世人便感觉是桩功德。直到听闻魏国四周都闹出事情来,他们这才思疑起圣旨的功效来。
&nb“若这些人长恶不悛,虽蒙恩赦却不思改过,反而闹出些甚么事来,那么此番大赦天下不但不能挽民气,怕倒要令天下民气寒了。”
&nb“瑄哥儿封世子是迟早的事,我愁的倒不是这事。实是因为另有一件烦苦衷,虽故意说与你听,却怕引你忧思,伤了身子。但若不说,我又实在放心不下。”
&nb见他说得如此当真,阳筠忍不住诘问。才问了没两句,武承肃便把外头对圣旨的群情说了。
&nb说到底,这不过是武岳拉拢民气之举,本来没甚么天大的错处,只是被赦免的人惹出很多乱子,世人将罪恶都算在武岳头上罢了。
&nb“只是东边虽安,西边易生风云。”阳筠幽幽道。
&nb武承肃闻言不由敛起笑容,他双眉舒展,口唇也是紧闭。
&nb阳筠抿嘴笑了一笑,道:
&nb“太子殿下不嫌快,为何还要担忧父皇厚赏呢?”
&nb大燕国自西往东,关于圣旨的非议一时沸沸扬扬起来,毁訾之词远多于表扬,竟渐暴露遮天盖地之势。
&nb武承肃闻言昂首看了看阳筠,悄悄握了她的手,苦笑道:
&nb待传闻大燕国西边闹出了事,这些人不由又骂圣旨,又恨暴徒狡猾,心道暴徒单为了前事不计,竟本事住性子再不为非作歹,心机未免太深。
&nb武岳非常上心,竟派了礼部并宫里的司礼寺人去主持典仪,又赏了几样罕见的珍宝。
&nb想起燕皇武岳下的大赦天下的圣旨,百姓只觉没一点好处。
&nb魏国境内之乱虽平,百姓心中却仍不忿。
&nb但是阳筠实在多虑,直到她回东宫,钱皇后也没多说一句不该时应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