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坚禅师只是微微一笑,并未作答。百知子现在却也在坐,他自是了然禅师是绝计不会为览玺绶了局比武,只是心下不免疑虑。他原是通古博今之士,迩来对冷月轩之所为亦是不甚了了,这玺绶秘宝,为何公之于众,又为何请世人比武方可参看,此中可疑之处甚多,且这冷月轩主隐蔽行藏,量来并非光亮正大。正思间,听得诸葛丹又开言道。
二十年前,天下武林承平已久,各门各派俱是疗摄生息,是以派众弟子杰出之辈浩繁,及至浩繁失传武学亦是重现江湖。然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万物运转之真知。承平好久,终有野心勃勃,不肯久久冬眠之辈,再加上此辈多为技艺高绝,心机周到,善能驭众之人,是以越是承常日久,这祸端一旦养成,越是波澜澎湃。
“本人受轩主之命,先行上得台来与诸位朋友相会,亦是将这观玺会之意起首言明。座中各位俱是文武兼修,想来对玉玺必不陌生,然我派所得之玺倒是唐高祖李渊之天子行玺。”诸葛丹言至此处略一停顿,双目望向座中世人。见得世人俱是凝神静听,心下甚是对劲,不由持续言道。
中州阳平山地处洛阳之西,山势并不险要,然地处平原,前后摆布俱是一马平地,此山才显得有些宏伟。山脚下一镇甸名号亦取自这阳平山,号曰阳平镇。现在距端五观玺之会仍有十余天时候,然镇甸当中却已是江湖人士云集。
猜想冷月轩主心机极其周到,料事更加全面,已然于一月之前即已包下镇甸当中全数旅社,只得见是前来观玺会之武林人士,俱可落脚此中,酒饭接待更是一应俱全。这又使得江湖人士均是对这冷月轩主初具好感。
这冷月轩之功却也惊人,随便一名帮众俱是武林妙手,与那江湖之手二流技艺无异。进得镇中各路豪杰仅见过轩中一护法半招击退中州大豪孙不倒。这中州大豪孙不倒原是少林俗家弟子,一起韦陀拳法走的是刚毅之路数,江湖当中勉强能够算得一流伸手。那护法之功力岂不惊人。
“本日之会虽为玺绶,然这终究参看玺绶之高人独一十位,想来必是武林顶尖妙手,称之为武林十大师亦不为过。时候不早,就请各位朋友登台。”
阳平镇本为山下一小镇甸,那里见过如此阵仗,是以把握店伙俱是殷勤殷勤,江湖人士来至殿中更是宾至如归。然冷月轩主亦是料得这武林人士堆积,终有斗凶比狠之忧,是以每日派出帮众在镇甸以内巡查,遇有肇事之徒,轻则好言相劝,重则驱离出镇。
“端五之日,古有汨罗纳屈,中州阳平,今邀武林众豪,前朝天子,俱成**千古,难觅玺符,是以不敢自专,唐宗宋祖,自是才情盖天,得览遗绶,亦为我辈所盼,听所传闻,此中自有洞天。冷月轩主,传柬以待圣贤。”
这柬文以四六成句骈体文写就,柬书则为瘦金体。此中粗心不过是这冷月轩主于偶然之间获得前朝天子一方玉玺,听得传闻当中此玉玺或许藏秘者事关武林之机窍,是以不敢自行参详,望天下武林王谢大派杰出人士能够在端阳节这天,齐聚中州阳平山,一齐破解此中机密。
芦蓬之下少林达摩堂首坐永坚禅师虽是得道高僧,心如止水,对这玺绶虽无贪念,然何如周遭之人俱是以他为尊,纷繁劝说禅师一展绝艺,艺压群雄,得览玺绶。“禅师乃我辈当中俊彦,您若退场必将无人能及。”东穷帮帮主公长朋在一旁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