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有路终须到,金榜知名誓不归。
宋玉徒悲,江淹是恨,韩愈投荒,苏秦守困。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风味肥鲜。公孙上马闻香醉,一饮不吝费万钱。招高朋,引高贤,楼上歌乐列管弦。各式美物珍羞昧,四周雕栏彩画檐。
行到状元坊,有座茶肆。仁宗道:“可吃杯茶去。”二大家茶肆坐下,忽见自壁之上,有词二只,句语清佳,书画精干,后写:“锦里秀才赵旭作。”仁宗失惊道:“莫非此人便是?”苗寺人便唤茶博士问道:“壁上之词是何人写的?”茶博士答道:“告官人,这个作词的,他是一个不得第的秀才,差归故里,流落在此。”苗寺人又问道:“他是那边人氏?今在那边安息?”茶博士道:“他是西川成都府人氏,见在对过状元坊店内安息。专与人作文度日,等待下科开选。”仁宗想起后果,私对苗寺人说道:“此人原是上科试官取中的榜首,文才尽好,只因一字差误,朕怪他不肯认错,遂黜而不消,不期流落于此。”便教茶博士:“去寻他来,我要求他文章,你若寻得他来,我自赏你。”茶博士走了一回,寻他不着。叹道:“这个秀才,端的没福,不知那边去了。”茶博士答复道:“二位官人,寻他不见。”仁宗道:“且再坐一会,再点茶来。”一边吃茶,又教茶博士去寻这个秀才来。茶博士又去店中并各处旅店寻问,不见。道:“真乃穷秀才!若遇着这二位官人,也得他些帮助,好无福分!”茶博士又答复道:“寻他不见。”
时价秋雨纷繁,赵旭坐在店中。店小二道:“秀才,你今如此穷窘,何不去贩子上茶坊旅店中吹笛?觅讨些钱物,也可度日。”赵旭听了,心中烦躁,作诗一首。诗曰:
仁宗天子与苗寺人上楼喝酒,君臣二人,各分尊卑而坐。王正隆冬,天道酷热。仁宗手执一把月样自梨玉柄扇,倚着雕栏看街。将扇柄敲楹,不觉失手,堕扇楼下。急下去寻时,无有。仁宗教苗寺人更占一课。苗寺人领旨,发课罢,详道:“此扇也只在本日重见。”二人喝酒毕,算还酒钱下楼出街。
赵旭写罢,在店中闷倦无聊,又作词一首,名《院溪沙》,道:
《喻世明言》之赴伯升茶肆遇仁宗
黄革遮寒最不宜,况兼久敝色如灰,肩穿袖破花成缕,可亲金风迟早吹。才挂体,泪沾衣,出门羞见旧相知。邻家女子低声问:觅与奴糊隔帛儿?”
旗亭谁唱渭城诗?两相思,怯罗衣。野渡舟横,杨柳析残枝。怕见苍山千万里,人去远,草烟迷。英蓉秋露洗服脂,断风凄,晚霜微。剑悬秋水,拜别惨虹霓。剩有青衫千点泪,何曰里,滴休时。
本文在.独.家.发.表。
足蹑云梯,手攀仙桂,姓名己在落第内。马前喝道状元来,金鞍玉勒成行队。宴罢返来,醉游贩子,此时方显男儿志。修书急报凤楼人,这回好个风骚婿。
写毕,赵旭自心欢乐。至晚各归店中,不在话下。
思忆故乡,功名不就,展转不寐,起来独坐,又作《小重山》词一首,道:
众朋友来问道:“公必定对劲!”赵旭被问,言说此事,众皆大惊。遂乃邀至茶坊,啜茶解闷。赵旭蓦地见壁上前日之辞,嗟吁不己,再把文房四宝,作词一首。云:
持得出了金榜,着人看时,公然无赵旭之名。吁嗟涕零,流落东京,羞归故里。“再持一年,必不负我。”鄙人处闷闷不悦,浸题四句于壁上。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