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室敕封为净明崇德弘道大师、教门高士、玉隆万寿宫提点。赵宜真曾前后从张广济、李玄一,研习全真北派、南派之学。净明道与全真道、正一道保持了密切的友爱干系。刘渊然今后净明道的传承系谱不明,教派渐趋式微。清顺治九年(1652),丘处机第八代嗣法门生徐守城入西山研修净明道,努力于西山宫观的修复。康熙三十一年(1692),徐守诚死,其弟子谭太智、张太玄、熊太岸居西山绍继净明法统。而后,净明道汗青即付诸阙如。净明道以“净明忠孝”为修道主旨。净明是指对内心修炼的要求,忠孝是对行持的要求。净明道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为“垂世八宝”,要求羽士恪守。净明道以忠孝为大道之本,以为“忠孝立本,方寸净明,四美俱备,神渐通灵,不消修炼,天然成道”。(《净明忠孝全书》卷二)净明道的特性是融汇道、儒、释,倡导三教归一。以为玄门的净明,孔教的忠恕,佛教的大乘,三教之旨,殊途同归。净明道正视封建伦理涵养,具有稠密的理学特性。《净明忠孝全书》是净明道的根基典范,由黄元吉编撰成书,是研讨净明玄门的首要质料。《道藏》中收有净明道经籍十余种。净明道是以倡导忠孝为特性的新道派。净明道的教义,深得元明官僚士大夫的赞美,亦遭到元明统治者的正视。净明道嗣法宗师与龙虎山张天师干系密切,与全真龙门派、全真南派亦有来往,是无明期间很有影响的一个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