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知府更是大义灭亲, “倘臣子屈辱家门, 请殿下尽管按律措置。”
卓御史收了请柬,给穆安之提个醒,“秦廷将军亦是少林外门弟子,殿下无妨令秦将军同业。”
“邺城知府好歹明净,不消耗甚么事。给他把掣肘拔了,他还无能事。洛阳这里,一地鸡零狗碎,少一两个官员无妨,如果少三五十人,洛阳政务如何支撑?”穆安之问。
即便有临事定夺之权,穆安之抄家砍人都不怵,可事涉政务,洛县城有民三十万,全部河南人丁将百万,巡府知府全都拿下,穆安之莫非本身管。
“我问你,你倒问起我来。”
卓御史见穆安之竟仍不明白,喷笑,“真是憨人有憨福,殿下没旁的叮咛,下官就先辞职了。”
李玉华把这事办的慎重,跟穆安之筹议着让穆安之也要露面,另有卓御史,一起去。李玉华都说,“我看洛阳的灾情比邺城要好些,一则洛阳府是个大地界儿,二则这里的和尚很肯着力。我们既然来了,就得道声谢。”
要不说老而不死谓之贼,固然卓御史还不老,人家不但不老,相对于人家的官位,人家还很年青。但在方才及冠的穆安之看来,卓御史已经是故乡伙了。因为卓御史很讨厌,穆安之觉着,称一声卓老贼都是没错的。
范巡抚道,“既有怀疑, 自当传唤鞠问。”
“不不不,大智若愚。”卓御史忍笑,见穆安之额角青筋直蹦,卓御史赶紧辞职,不然惹得穆安之发作,这位殿下但是甚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卓御史反问,“殿下是如何想的?”
俩人倒是挨过三鞭子,不过,没挨过三十鞭,便悉数招了。
如何看?
卓御史笑,“殿下贤明。”笑穆安之笨,竟是真没开窍?
穆安之多要面子的人,就算露怯也不能在卓御史这里露。
他得找卓御史筹议一下了。
卓御史辞职时笑了笑,“我还觉得殿下得让他们以代罪之身暂理洛阳之事呢。”
卓御史看过焦公子和李尚的供词,啧啧两声,掸着供词道,“有这类儿子,真不如绝后。”
这名头想的真不错,的确是给足少林颜面。
卓御史想,也许人家佳耦演双簧也未可知。
想来,纵同是少林外门弟子,也有亲冷淡近一说。不然,小杜与小江将军江珣的友情就很不错。
想刚觉着三殿下想的那测验的主张不错,成果就又木脑筋袋了。真是憨人有憨福,皇子妃娘娘不知是真有这见地,还是误打误撞。
“客气客气,主如果血缘好。”卓御史身居高位,家里小孩儿也是帝都驰名的才子,着名的会读书。
林知县这么好用, 穆安之不成能不消。
卓御史装模作样的感喟,直接说出穆安之的心声,“打晓得要跟殿下一道当差那天,我就料着有这一日。河南的流民都到了帝都,监察御史都没上书,他要没题目才有鬼。”
卓御史至心觉着, 他们此次钦差能够改名叫抄家团了。
穆安之道,“卓大人不必有此担忧,听闻卓小公子文采飞扬,有卓大人当年之风。”
说到江珣,此次去北疆接如玉一家的就是江珣,想到裴如玉,穆安之更是把少林武宗之事抛诸脑后,已是归心似箭,就想快些把河南的差使了了,也早些回帝都,也许还能见上一面。
李玉华过的挺津润,她到了洛阳,除了访问命妇与官员家眷,也要见一见洛阳的僧正道正,另有洛阳城最大寺庙白马寺的主持高僧,以及嵩山少林寺的主持高僧,感激他们在灾情严峻时忘我施粥,活人道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