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 万海供出的人,于情于理都要鞠问的。
穆安之一脸正气,“我倒情愿看你笑话,只是这类笑话也没甚么都雅,我倒是甘心你们御史台多几个好官,能说上一两句实话,河南也不至于此!听闻当年湖北大灾,卓大人身为江南道梭巡御史,最肯直言进谏,一月参掉十二顶乌纱,震惊宦海。”
卓御史看过帖子,心下风趣,“按理该是殿下跟下官讲,娘娘倒是亲身给下官帖子,娘娘实在太客气了。”
就焦公子与李尚这两块料, 林知县没有亲身出马,他与郑郎中道,“他们一个知府公子一个巡抚内侄孙, 我出面反倒激起他们的傲气。派两个面孔生的,三鞭子下去,问甚么说甚么。”
穆安之正想叫卓御史滚蛋,就见内侍小凡仓促而至,手里捧着个帖子,施礼后道,“殿下,娘娘传闻卓大人过府,叮咛奴婢将这帖子交给卓大人。”
卓御史笑,“殿下贤明。”笑穆安之笨,竟是真没开窍?
卓御史反问,“殿下是如何想的?”
不过,还是客客气气的对内侍说一句,“请答复娘娘,臣必然到。”
这刻薄的……还真是一针见血。
“我问你,你倒问起我来。”
穆安之看他笑的别有深意,心说,笑个鬼啊笑!
你说不, 就是心虚。
俄然得卓御史一句赞,穆安之另有些不适应,瞥卓御史一眼,“这事你看着办,甚么官职就出甚么题,甭考那些经史了,归正他们也是暂代。”
如何看?
“殿下竟然没主张了?”卓御史如同见着甚么希奇事,哈哈哈大笑三声。笑的穆安之就想抽他,穆安之怒,“你才没主张哪!”
卓御史上前接了,见是封请柬,请卓御史明天一起到白马寺的。穆安之见这帖子才想起来。
卓御史听着新奇,细一想却也不甚新奇,的确,士子晋身提拔,就是靠科举。三殿下这体例,细想来是极公道的好体例。
穆安之气,这是最普通的主张好不好!卓御史先说这主张不好,就是要挤兑穆安之。穆安之倘是个干才,真得叫卓御史噎着。
“下官辞职。”卓御史告别。
三殿下这来都来了洛阳,天然要拜访一二。不好明着拜访,三皇子妃帖子上写的这由头就很好。
穆安之心说,别人随便客气两句,就遇着这么不懂客气的。穆安之问,“证词上,卓大人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