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得侧重赞叹杜首辅的大仁大义。
一时候,杜长史这里门庭若市。
起码杜首辅不像个卑鄙人。
陆侯一行是入冬方回的北疆,杜长史一见陆侯如见亲人,立即跟陆侯筹议着换防之事,他部下这些兵马既要防内奸入侵,又要平叛地盘上那些别有用心的部落,还要时不时打一个流匪,虽是历练出一支精兵,折毁伤耗都很多。
她召来陆侯问了很多三哥在帝都的事,身材可好,这一起自北疆到帝都可遇着搓折没有?事无大小、林林总总,幸亏陆侯虽寡言,倒是个详确人,说的都很清楚,只是不及穆庆言语活泼风趣。
杜首辅就在内阁当值,一宣即至。
喝过一碗热腾腾的奶茶,杜长史觉着被风雪冻僵的脸都和缓起来,叶管事方回禀,“穆将军留下的那妇人委实不循分,竟往白大人那边递帖子。我令人将那妇人拿下了。”
很多年前的旧事,现在叙来,即便以杜首辅心肠都不免欣然。
这么一担搁,八月方往北疆走。
“这如何能错。小爷你批示战事,完整就是老公爷的模样。”大林由衷说,“眼下边幅虽看不出,可小爷娇气包的模样,跟大爷一模一样。”
穆庆回北疆方晓得他那外宅让杜长史给端了,穆庆还特别给杜长史送了份厚礼,多谢他。杜长史都说,“弄这么个细作在身边,幸亏你这六七年没出过事,你也容得下。”
番外一
大林小林传闻后也赶来相见,这二位更是柳家忠仆。大林说,“小爷刚生下来时眉宇眼有些大爷的影子,约摸是大了便褪去了。”
另有杜首辅给杜长史的家书……
她要求见杜首辅无果后,便甚么都不管了。
刚审到当年柳国公以庶充嫡的案子,陆老太太就爆了大料。
“那是我中状元的那一年,当时家父在刑部做个主事,官阶不高,但那年柳家案发,刑部很繁忙,我父亲分担了些不大抵紧的琐务。我家在帝都也有上百年,与柳家算是故交,臣少时得拜名师,多亏老国公照拂,柳家出事,我父亲很想出些力,但当时这是柳家重案,没人敢冒然脱手。厥后我父亲在牢里见了国公爷一面,国公爷说,旁的暂可不提,但他本身孩子的事他毫不成能弄错。当时验血的孩子已经被送往天祈寺,我在暗中清查,实在很好查到陆家,柳家一倒,陆家得利最大。我着几个面熟的师兄弟盯着陆府,很快就查到陆家把那孩子藏到郊野一所农庄。还没想好救援时,就有另一股人呈现,两厢为此打了起来,我于暗中趁两边不备到手。厥后没过量久,陆家人就查到我手上,他们能李代桃僵,我天然也能够。何况当时我刚中状元,在朝中算个热灶,我想柳家一倒,陆家必定要厥后居上,干脆直接透暴露投奔之意,他们天然更信我。”
杜首辅还要供应有着杜长史出身的证据,这倒不难,杜长史一向有睿侯派人照顾,并且,血缘总有奇异持续性,杜家从未出过善战之人,杜长史倒是对军事一点就通,很有乃祖之风。
最后,穆安之让穆庆随陆侯带北疆军回北疆,眼下西南战事胶着,穆安之部下这些从龙之功的文臣武将都在议功,要穆安之说,别急一时,西北尚不承平,待西北靖平,一并论功,还能多升几级。
要说陆老太太还大言不惭说杜首辅当年升官都是陆家秦家提携,就凭陆首辅当年年纪轻简便能周旋陆秦两家,暗里扶养杜长史长大来讲,有没有人提携,一样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