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中心内部也呈现了两种声音。
1923年,李达脱党;
陈独秀则以为中共“尚在幼年期间,统统事情尚未展开,似无需求戴上第三国际的帽子,中国的反动有中国的国情,特别提出中共目前不需求第三国际的经济援助,临时保持中俄两党的兄弟干系,俟我们的事情生长起来后,需求时再请第三国际援助,也免得引发中国的无当局党及其他方面的流言流言,对我们无事生非的进犯”②。
①1946年10月,周佛海被百姓党判正法刑,次年被改判无期徒刑,1948年2月卒于南京狱中。
有困难总要去处理,最早的中国共产党人,包含陈独秀,他们如何办?如何为党事情?如何熟谙这个党?是不是接管外来的援助?陈独秀的脾气固然非常刚烈,对峙中国反动的独立性,但面对如此窘境,他也找不到处理的体例。
一种是当时主持上海小组事情的李汉俊和李达面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的前提,当场表示:共产国际如果援助我们,我们情愿接管,但须由我们安排。不然,我们并不希冀依托共产国际的补助来展开事情。
我们明天看陈独秀讲的话是很对的,但是题目就在于,一个方才建立的党,没有任何经济支撑,要独立处理本身的经济题目非常困难。党建立之初,上海、北京、湖南、山东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就非常困难。你要办各种刊物,你要搞工人夜校,你要出版各种反动实际册本,还要翻译,这都需求钱。另有各地的一些共产主义小构成员,不能普通事情,不能对峙教书,还要做编辑,还要写文章,你要他们拿甚么来糊口,以甚么样的资金来推完工人夜校、出版刊物等。当时上海小组派包惠僧南下到广州向陈独秀汇报事情,连戋戋15块钱的盘费都拿不出来,最后只好从私家手里乞贷。
这无疑使李汉俊、李达二人和马林的干系蒙上了一层暗影。
①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运气充分折射出党的艰巨。
我们常常讲喜怒哀乐不形于色,陈独秀不是不形于色,而是非常形于色,并且是路见不平拔刀互助,他属于如许的人。陈独秀在大清王朝垮台以后,曾经与朋友一起把别人按倒,强行剪人家的辫子,这类行动是很暴烈的。以是他不是很多人想当然描画出来的――从书斋里走出来,就文文悄悄,温文尔雅,搞一些实际推演。陈独秀不是如许的,他是个行动派,并且他的本性里抱负主义色采非常浓。
1930年,刘仁静被党辞退;
13名党代表中,脱党的、被党辞退的7人,捐躯的4人,加起来是11人,最后党内幸存者仅毛泽东、董必武二人。
1921年7月,“一大”在上海召开了,13位代表,有多少人能够想到这个党28年今后能篡夺天下政权?1921年建党,1949年篡夺天下政权,恐怕当时没有人能够想到。如果有人能想到的话,厥后还能呈现如许的题目吗?
13位党代表,脱党的、被党辞退的达7位,超越半数。
亚东图书馆的职员都是安徽人,与陈独秀有同亲之谊。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独秀文存》有他一部分版税。因而他没钱了就来亚东,但又从不开口主动要钱。幸亏老板汪孟邹心中稀有,每当他坐的时候长了,便要问一句:“拿一点儿钱吧?”陈独秀便点点头,拿一点儿钱,再坐一会儿,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