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说,我也猜得出。”温宥娘道。
没看出来余府也是有钱的,竟是连红果都有。
江南城余府实在名声并不小,只是温宥娘一贯只存眷本身相干之事,又久居京中与江南城相距甚远,且因余府人非常低调,又未曾有过退隐之人,是以才不知余府秘闻。
更别说干旱水涝年间,余府更是施粥赠药,救人与水火。
温宥娘往中间椅子上坐着,拿着果篮里的小刀子,开端削生果。
孟世子不跟温宥娘扯嘴皮子,很有些猎奇的道:“实在你们姐弟也是出来避风头的吧?”
非论是落魄的世家,还是贫寒的学子,只要路过江南城,遇得余府中人,便能借得一笔路资。
见温宥娘起家去拿了赤丹在手里削了起来,才慢吞吞的将余府的事情说了一遍。
至于温余卿,当时髦在喝奶,极少吃杂食,也是服侍的人先喝了一点,然后她再试一试,最后才会入他的口。
孟世子听了翻白眼,“你才蠢呢!爱说不说。”
而先生之名的由来,只因余家不但乐善好施,且代代传人皆为博学之士。却又从不参入仕,不能以官衔称,便被人以先生崇之。
温宥娘倒没真感觉不能说,便简朴的说了说,“能不吃药就别吃药,大师一张桌子上用饭不就成了?”
温宥娘道:“你听了有甚么用?你都长这么大了,国公府里谁还能静悄悄的害了你去?听了也白听。再说我们也不是多数,家丑不能传扬这话你懂吧?”
“为甚么?”孟世子问。
孟世子盯着温宥娘将一枚赤丹吃完,喉咙高低转动了半天,直到眼睛都鼓疼了才说:“张大郎君,给我削一个。”
留下孟世子又开端眼泪汪汪的看着温宥娘。
小丫环,实在从穿戴上看也不似余府的下人,不是穿得好而是那施礼的姿势与随便的穿戴,都没有普通婢女身上的特性。
温宥娘伸脱手指在他额头上弹了一下,道:“蠢的呗。”
这体例笨虽笨,不过倒是有效,到底谁也不想死,以是饭菜一向也没出过事儿。当然了,温府好歹也是书香家世,那种明晃晃在饭菜里加药暗害子嗣的事儿也做不出来。算是她的小人之心。
倒也说到温宥娘内心儿上了,见孟世子不利,她还真有点欢畅。很有种老天爷都替我报了仇的感受。
孟世子苦着脸道:“这日子没法过了。”
余府自百年前才从别处搬到的乐湖村,在乐湖边上建个庄子,同时又在江南城一带采办了千亩良田。
果肉脆果皮红如血染,皮内的果肉倒是由红渐白,又被称为赤丹。因产量少,且江南府常当作贡品送往京中,是以在官方,倒是非常少有。
如此延绵四代,代代单传,到现在仅残剩庆年一人。
温宥娘自穿越后,因不体味这个朝代,又得知身材的母亲早已过世,且不得父爱,就谨慎了起来。凡是别人送来的饭,势需求与人一起吃才行的。
但是余府着名,并非因其富庶,而在于其几代当家人都积德积善,乐于恩赐。
不过这话温宥娘决计不会说出来,只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话世子总该听过吧?一百天不是三个月?三个月不就跟几个月没差了?”
温宥娘看了眼盯着赤丹的孟世子,将视野移到了本技艺中,拿起赤丹,直接往嘴里一塞。